usohu

夜游国家自然博物馆——光之韵味演绎生命交响

观众打卡“生命演化”光影秀

□本报记者王诗培文/摄

夏夜的晚风掠过国家自然博物馆广场,楼体投影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壮阔场景铺展在建筑立面上,随后恐龙王朝、哺乳动物等地球46亿年场景一一呈现……这场以“生命演化”为主题的灯光秀正式拉开2025年国家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之夜”的序幕。7月16日晚,中国旅游报社记者参加了国家自然博物馆每日18:00—21:00开放的夜场参观活动(周二闭馆除外),体验了一趟奇妙之旅。

光韵主题展现魅力

不到18时,博物馆大门前就排起了长队,高温天气也阻挡不了游客的热情。来自河北的游客王萌说,去年她就带孩子来参加过这里的夜游活动,当时广场上来自四川自贡的非遗彩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各种远古陆地与远古海洋生物造型的彩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亿万年前的生态奇观。另外,各种科普和讲解活动也让孩子玩得非常高兴。”

进入博物馆,不少游客会先取一份“光韵之夜博物馆手册”,跟随这份“寻宝图”开始自己的“星光收集册”之旅。三层的“遇见生命之光·发光植物微展览”仿佛科幻电影,观众的眼睛在适应了黑暗的空间后,便看见前方满墙的向日葵突然泛起淡淡的绿色荧光,细碎的光斑在花瓣间流转,仿佛把夏夜的星光揉进了花蕊里,观众忍不住发出小声的惊叹。讲解员刘雨菲介绍:“科学家们将自然界中发光菌类的基因密码巧妙‘编写’进向日葵细胞中,让它们能在黑暗中自然发光。”

这个展览与本次“博物馆之夜”的“光韵”主题紧密相关。“我们想通过发光植物,让大家看到科技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这些植物既能在夜间呈现壮观的荧光景观,未来还可能应用在文旅场景中,比如打造不用电力的发光花海,既环保又有美感。”刘雨菲说,展览还有配套的研学课程,“大家可以化身为‘基因小小法师’,动手体验分子生物学相关的内容,也可以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能在暗夜中发光的小工艺品。”

多元活动生动体验

在自然界,会发光的可不只有植物。“萤火虫的屁股为什么会发光?”在“昆虫世界”展厅,一群孩子围着讲解员高老师追问。这里正在进行“追光者”主题讲解,高老师用3根手指比划着:“记住这3个‘秘密武器’——荧光素、荧光酶和氧气,少一个都发不了光哦!”他一边手持萤火虫标本,一边向周围的观众娓娓道来,“幼虫用自己的发光器官吓唬天敌,成虫靠它‘谈恋爱’,是不是很聪明?”精妙的标本配合着生动的动画,展示着昆虫如何巧妙利用光进行求偶、导航,甚至伪装与设置陷阱。孩子们的眼睛瞪得溜圆,满是好奇与惊叹。

作为多年的保留项目,由志愿者团队打造的原创科普品牌——“赛先生来了”科普活动今年依旧人气爆棚。在“文物里的夜行动物”课堂上,志愿者从古老的文物中提取动物形象,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其自然习性。小观众们纷纷举手热情参与,与志愿者一起解锁夜行动物的神秘生活。

穿梭于各个展厅,记者看到不少孩子向家长展示他们搜集到的“宝藏”。“妈妈,你看我找到桫椤的印章了!”在“植物世界”展厅,一个小男孩兴奋地喊道。不少家庭把“星光收集册”打卡活动当成一场趣味亲子挑战,家长和孩子一起对照手册上的提示,在各个展厅中寻找对应的明星展品。“这个过程就像一场寻宝游戏,孩子为了收集印章,会主动去了解每个展品的故事,比单纯听讲解记得更牢。”一位家长说,他们刚刚参加了这里的藏品故事会,讲解员从生命的起源讲起,用通俗的语言科普专业知识,让孩子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记者了解到,今年,博物馆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新活动,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在“达·芬奇奇幻世界大冒险剧本娱乐”中,参与者化身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角色,在专业NPC的引导下,穿梭于“时空和鸣——解密达·芬奇艺术科技与自然韵律”特展展厅。大家通过观察展品,寻找隐藏线索,破解神秘密码,解开层层谜题,在游戏过程中,深刻领略达·芬奇跨越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卓越智慧,感受科学与艺术交织的独特魅力。

“植物世界”展厅内,每周一晚则会“变身”为古色古香的“小戏台”,上演皮影戏剧目《哪吒闹海讲科普》。剧目中,小哪吒会挥舞混天绫搅动“东海”,揭示海洋环流的秘密;龙王发怒掀起的“巨浪”,巧妙地暗喻板块运动的伟力;虾兵蟹将的独特“法宝”,则展示了海洋生物奇妙的适应性。

点亮科学探索之路

国家自然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王世雯介绍,自2006年首次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以来,累计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每年暑期是博物馆参观客流高峰期,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的观展需求,今年的“博物馆之夜”为期一个月,持续至8月15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夜间开放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科学的机会,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能够感受到自然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王世雯说。

据了解,近年来,博物馆在举办夜游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活动策划、展品布置,到人员安排、安全保障,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考量。在活动策划上,充分结合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和兴趣点,设计出既有趣味性又具科学性的项目;展品布置注重营造沉浸式的体验氛围,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展览情境;人员安排上,除了专业讲解员,还组织了志愿者讲解员和小小讲解员,为观众提供多元化的讲解服务;安全保障方面,更是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活动期间观众的人身安全。”王世雯说。

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家长感慨道:“这样的夜游活动太棒了!白天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晚上能带着孩子来博物馆,在游玩中学习知识,增进亲子关系,真的非常难得。”

“博物馆之夜”不仅为城市的夜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文化色彩,更在孩子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等待着未来生根发芽。(王诗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