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中国向前发展的压根不是间谍!当中国国内还有大把声音在指责《南京照相馆》和《731》是“仇恨教育”时,日本人已经要求本国教育机构全面封杀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载和宣传了。 很多人觉得《731》里的内容太残忍,甚至比战争史书里写的还要震撼。他们担心孩子们看了会受影响,会被激起仇恨情绪。还有人说,这种电影只是在制造仇恨,不利于社会和谐。 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没人愿意孩子被血腥画面吓到。但问题是,历史真相本来就很残酷。 日本731部队当年在中国做了多少残忍的活体实验,甚至以儿童为实验对象,这都是确凿的历史事实。我们不是为了仇恨而拍电影,而是为了让大家记住历史,警惕未来,避免悲剧重演。 更重要的是,电影里展现的那些惨状,其实还比真实历史有所收敛。真实的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罪行,要惨烈得多。我们不能因为不忍心面对残酷,就选择忘记。正视历史,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当我们在讨论电影尺度的时候,日本的右翼团体和教育机构却在玩另一场戏。他们在日本国内发起运动,逼着教育委员会撤下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科书章节。 这些团体要求出版社删除所有承认“数量庞大中国人被杀”的记载,即使是日本师团长的日记中明明写着这些事实,也要说真实性存疑,歪曲解释。他们甚至要求教科书同时写上“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说法,把历史改写成了谎言。 这样的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否认,而是赤裸裸的篡改历史。日本的教科书里,南京事件被轻描淡写成“南京事件”,相关照片和惨状画面几乎找不到,给人一种好像没发生什么严重事情的错觉。 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对历史和民族尊严的极大不尊重,更是一种危险的文化侵略。因为一旦年轻一代不知道自己的历史,怎么去珍惜和平?怎么去理解过去的苦难?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历史修正主义并不局限于教科书。日本防卫省还发布了面向小学生的“儿童版防卫白皮书”,把中国和俄罗斯列为“假想敌”,鼓励对外的敌对情绪。 同时,一些利用网络散布对中国游客恶意言论的人,也凭借这种偏见成功进入了日本地方议会。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系统性地塑造年轻人的思想,让他们对中国产生恐惧和敌意。 而我们国内有些人却反过来指责电影是“仇恨教育”,这种“内外联动”的现象非常讽刺。两边都害怕真相被揭露,都想让历史被遗忘。实际上,真正的“仇恨教育”不是让人记住历史,而是鼓励人们忘记历史,让侵略罪行被遮盖。 历史不容遗忘,试想,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过去都不敢面对,不去记住那些惨痛的教训,那么未来很可能会重蹈覆辙。 中国的崛起,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就是一场反抗外敌入侵、追求民族独立的历史。 如果我们轻易忘记这段历史,甚至抛弃对历史真相的坚持,那无异于断送了自己民族的根基。只有铭记历史,了解曾经的苦难,才能让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下更加自强不息,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对于反对《731》和《南京照相馆》的声音,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认真分析他们的背景和动机,合理的批评要接受,恶意抵制和抹黑则需要依法处理。 更重要的是,加强历史教育,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历史,而不是被假象和谎言蒙蔽。电影和文化作品,是推动全民历史认知的重要工具,它们让历史从冷冰冰的文字变成鲜活的画面,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那段过去。 我们鼓励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出现,讲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观众走进影院,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为了守护真相,为了让下一代明白和平的珍贵。 这场关于历史记忆的争论,看似电影内容的讨论,实则是民族精神的较量。我们既要警惕那些试图抹杀历史、修改教科书的势力,也不能在内部自我否定。 电影放映完毕,灯光亮起,观众沉默良久。那些孩子们在商场里无忧无虑地玩耍,那些情侣们甜蜜依偎的画面,是无数历史伤痛中的生命奇迹,是抗争和牺牲换来的幸福。 守护历史真相,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别让“仇恨教育”成为忘却历史的借口。历史不会撤档,遗忘才是对过去最深的背叛。 我们要做的,是让历史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让铭记成为民族最坚实的根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向未来,走向更加强大的中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