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讲过,人老了以后,揪心的不是身体不舒服,也不是一个人待着,而是为孩子操劳一生,最后却好似成了个多余的人。 咱老人啊,一旦上了岁数,可得记好了,只要自己还能勉强动弹,能自己做点简单饭菜,就别老去儿女家凑热闹。要是老凑一起,晚年怕是不好过。 好多人都觉得,父母和孩子永远是一家人,分不开。其实啊,父母跟孩子,最终得有个体面的退场。年轻那会以为血缘能留住时间,后来才明白,亲情可贵的不是紧紧绑一起,而是保持合适的距离互相守望。 你看有些老人,满心关怀地凑到孩子身边,却没料到孩子的生活早已自成一套。你给的那份心意,说不定还打乱了人家节奏。就像厨房哪能俩人同时炒菜,客厅里两代人审美也不一样,连阳台上晾的衣服都好像在闹矛盾。 聪明的老人都晓得,在孩子那当客人,关系反而更长久。把对孩子的牵挂,像叠毛衣一样放在阳台,冷了孩子自然会来拿;把思念做成酱菜放在灶台,想家了打开就能闻着味。 有网友说:“老人有自己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日子,保持点距离,大家都自在。” 确实,老人的好日子,就在于能进能退的这份自在。就好比老树发新芽,既要朝着阳光生长,也得给自己留点空间透气。如此,晚年才能过得舒心畅快。
猜你喜欢
我有两个姑姑,但是都不亲,尤其是我大姑,我连她家门朝哪边都不知道。就因为我家俩女
2025-08-05
孙玉瑞说
熊磊对于亲婆婆,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也感谢大家关心我们的目前的生活动态!
2025-08-04
时刻纯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