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家门口的“养老幼儿园”,45元全包?一日三餐+理疗!

今年6月,永昌街道马洒营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正式揭牌投入运营,这标志着永昌街道在构建“家门口”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织密民生保障网的道路上迈出了全新的一步,而这个家门口的“第二个家”,不仅让社区里的老年人白天“有所托、有所乐”,也让老人们的子女工作时“无牵挂、更安心”。

上午9点,马洒营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刚开门,乔女士就搀扶着83岁的母亲杨奶奶走了进来。

工作人员:“乔老师,今天阿姨过来有些什么服务需求?”杨奶奶的女儿乔女士:“今天主要是想请你们照料半天,因为白天我们要工作去给学生上课,我妈妈上午还有一些常规的慢性病的药待会儿我会交代给您。”

在工作人员帮忙填写了杨奶奶的健康信息登记表、老年人入托申请表以及签署了入托协议后,杨奶奶就顺利地“入托”了。这样的场景在今年6月13日以后就经常出现在马洒营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里。

杨奶奶的女儿乔女士:“我的母亲今年已经83岁了,6年前她脑梗过一次,今年的4月份她第二次脑梗。我母亲是比较活跃的老人,她日常的时候就喜欢自己活动,她不像全部失能的老人,躺在床上不能自主活动,被别人照料,她一直都希望有一个正常的社会融入,可是我们做子女的,我们因为要工作,要照管孩子,有自己其他的日常生活,也没有办法从早到晚的陪伴她。”

乔女士告诉记者,杨奶奶喜欢热闹总爱出门走动,可乔女士总担心老人独自外出会发生意外,经过多方考量后,选择将杨奶奶送到养老院进行照护。

杨奶奶的女儿乔女士:“我曾经请过护理人员来家里照顾她,但她不太能够接受,另外对于工薪家庭来说,请一名专职的护理员,每个月的支出大概要4千元上下。对于我母亲来说,她也不太接受不熟悉的人24小时跟她在一起,所以我们前期是把她送进了养老院。”

但乔女士发现,住进养老院的母亲还是不太适应,总觉得一周一次的亲人见面机会无法满足自己的情感陪伴需求,于是在社区成立日间照料中心后,她便将杨奶奶送来这里进行照护。经过几次尝试,乔女士发现这里还真是一个可以“两全”的选择。

杨奶奶的女儿乔女士:“白天把她送到了照料中心,她就像来上老年人的幼儿园一样,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工作人员很细致的陪伴,然后还有一些有乐趣的手工,还有对老年人适合的保健、康养的活动,到晚我们下班以后,我们又把她接回家去。老年人她从心理上来说,跟家庭、跟子女没有割裂,她就像出门上了一个托管学校,对我们来说是从情感上家庭的融合感更好,另外也很放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9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9073”养老模式成为主流框架,即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服务养老,3%入住养老机构。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传统家庭观念的延续,也是经济与情感需求的综合考量。

马洒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成立,为杨奶奶这样的普通家庭开启了全新的养老模式。

杨奶奶的女儿乔女士:“它的收费一天下来是45元左右,45元里就包含了一日三餐,还有中午午休的专门场地,然后康养理疗的项目这些都包含进去了。老人早上9点到这里,到我们下班6点钟左右把她接回家,基本上她是在这里8个小时,一天45元算下来完整的一个月,去掉4个周末8天,她在这里接受日间照料的服务是22天,每天45元,算下来一千不到,900多元。”

据了解,新建的马洒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面积947.9平方米,以综合楼为基础,设置5个功能区,采用“政府主导、专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模式,由政府提供场地与部分资金,最终交由专业康养公司负责运营。

永昌街道马洒营社区主任朱万彪:“马洒营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现在常住人口有3千多户,7千多人,现在老年人的占比已经达到了13%左右。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决定把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就把马洒营社区的这栋办公楼,从1楼到5楼还有爱心食堂充分的利用起来,向政府申请资金,在2023年资金到位以后,我们通过各种评估把手续办完,在2024年年底开始建设,在今年2025年6月13日正式开始营业。”

目前,该中心可以提供健康管理、理疗保健、认知训练等11大模块的为老服务项目,同时涵盖日间托养、健康监测、康复训练、营养膳食、文化活动等20余项的专业化支持,全方位、多角度的为辖区老年人打造了一个集专业照护、营养膳食、健康管理、精神关爱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第二个家”。

社区居民:“我们这个社区老年人多,是老小区,老年人比较多,现在还有幸福食堂,来这里做做治疗还是蛮好的。因为子女都不在身边,自己在家有人照顾,也不用到远的地方看病,平时还可以做一些理疗,保健保健,保证自己健健康康,还是蛮好的。”

社区居民:“社区对我们也很好,我们经常就是在外面跳跳舞,打打羽毛球,感觉到很幸福,我赶上了好时代。”

社区居民:“这个社区比较重视(养老服务),这些改造对大家都有好处,对老年(人)是相当不错的。”

社区居民:“社区新增的这些功能,给老年人造福,我们这个社区做得太好了。”

目前,全国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但对于更多普通家庭来说,家门口的日间照料中心,能在不打破家庭生活节奏的前提下,给予老人更多的专业照护与充足的社交空间,从而成为居家养老的有力补充。

未来,马洒营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也将持续拓展服务项目,探索可持续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让更多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有品质、有温度的晚年生活,为社区养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编审:周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