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多月,各大电商平台掀起的内卷式补贴促销潮,让外卖市场陷入剧烈震荡。消费者在尽享低价外卖便利的同时,诸多问题也随之凸显,商家“增收不增利”,外卖骑手则超负荷工作。市场呼吁行业回归理性竞争的声音愈发高涨。
8月1日,美团、淘宝闪购及饿了么、京东同日发文,呼吁抵制无序竞争。受上述消息影响,美团、阿里巴巴港股盘中拉升,一度大涨超3%,截至发稿,美团涨幅回落至1.89%,阿里巴巴涨1.73%,京东集团涨近1%。
具体来看,美团发布《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文章,称外卖平台补贴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美团对此高度重视,将坚决规范促销行为,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建立公平有序行业秩序,促进各方互利共赢。
同日,饿了么发文《持续提升服务推动良性竞争激发消费烟火气》,称坚决抵制恶性竞争,不做大规模“0元购”等非理性促销活动,合作促进生态共赢。
今日午间,京东黑板报发布《践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共建外卖行业健康生态》文章。京东承诺,京东外卖将继续坚持反内卷立场,坚决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0元购”等恶性补贴。
外卖平台相互“厮杀”,商家苦不堪言
自今年2月京东高调进军外卖市场并开启亿补贴活动后,外卖市场开始变天了。
随后战况升级,阿里以淘宝闪购业务迎战,其将饿了么、飞猪并入新成立的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美团方面也加入了这场大额补贴活动中。时间来到7月,各大平台加大外卖券的投放力度,这场“外卖大战”也迎来了高潮。
7月第一个周末,开始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低价买奶茶或外卖的图片,彼时,阿里、美团等抛出大额外卖券,“满25减21”“满16减16”等多种无门槛外卖券的投放让外卖订单激增。
在7月的第二个周末,即7月12日和13日,这场外卖大战的战火再次升级。7月12日,淘宝闪购、美团两大平台再次放出大量大额外卖红包券。
彼时,点开淘宝闪购即可发现该平台发放了新的一批大额红包,包括“满10减5”“满30减13”“满25减15”等外卖红包。其还推出了“天天必爆18.8红包”“周六加赠188元大券包”等活动。
在美团上,随机会弹出“0元外卖已到账”的弹窗,点开即领取了0元喝饮品、0元喝瑞幸、古茗鲜活柠檬水兑换券3张到店自取优惠券,并收到满25减20、满8减6等优惠券。
有数据显示,7月12日,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1.5亿,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超过8000万。京东则在6月发布日均订单量2500万单后,再未更新相关数据。
“0元购奶茶”等内卷式补贴促销活动看似激活了外卖市场,但事实上却让商家苦不堪言,订单多了但不挣钱,甚至出现了大批外卖订单无人领取最终只能扔掉的情况。
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就在7月14日发长文批评当前外卖平台之间的补贴战对实体餐饮商家造成的负面影响。
刘京京指出,尽管外卖平台的订单量大幅增长,但商家却因参与平台的补贴活动而面临巨大经济损失。文章中提到,顾客享受的每10元补贴中,平台只出3元,商家却要补7元,这种模式导致商家利润大幅压缩,甚至出现亏损。
另外,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也公开表示,(外卖大战)不合“天理”,它把行业“卷”得价格这么低,最后谁都挣不上钱。企业挣不上钱,员工也挣不上钱,该买的社保买不了,该发的奖金发不了,收入不行,消费就不行,这就是恶性循环。
在此背景下,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三家严格遵循《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规,立即规范促销行为、回归理性竞争,构建多方共赢的健康生态体系。
从补贴厮杀到线下圈地,外卖大战战火转移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以补贴开始的外卖大战的战火已经转移到打造线下场景上。
近期,美团宣布继续与各餐饮品牌合作,推进专营外卖的品牌卫星店建设;京东在北京上线了首家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美团的浣熊食堂与京东的七鲜小厨虽均是集合店形式,但是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据了解,浣熊食堂不直接开店经营,而是为餐饮商家提供平台以及基础设施,商家可以“拎包入驻”;七鲜小厨则招募“菜品合伙人”,在七鲜小厨门店不进行洗切配,净菜和肉由严选工厂冷链配送到门店。与此同时,员工通过操作炒菜机器人完成菜品的制作。
美团计划未来三年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京东则表示要在3年内在全国建设超过1万家七鲜小厨。
这种线下场景的加速布局,标志着外卖行业的竞争从短期流量争夺转向长期生态构建。至于两种模式最终谁能更贴合市场需求、引领行业新风向,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