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在特朗普威胁金砖国家加关税之际,中国加大从俄罗斯进口铜的力度。 美国现任总统特

在特朗普威胁金砖国家加关税之际,中国加大从俄罗斯进口铜的力度。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近期威胁要对金砖国家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随即大幅增加从俄罗斯进口铜产品。这一战略举措不仅对冲了潜在贸易风险,更强化了中俄经济合作,展现出中国在国际贸易博弈中的战略定力和灵活手腕。 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精炼铜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5万吨,是去年同期的2.8倍。 这一激增发生在特朗普公开威胁要对金砖国家商品加征10%关税的敏感时刻,被视为中国应对美国贸易威胁的战略布局。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中国正在构建更稳健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俄罗斯铜矿资源优势显著。作为全球第三大铜生产国,俄罗斯铜矿品位高、储量大,且与中国陆路相连,运输成本远低于从南美进口。在当前国际航运价格飙升的背景下,这种地理优势愈发凸显。中国铜企表示,俄罗斯铜的品质完全满足国内高端制造业需求。 中俄本币结算规避美元风险。两国铜贸易已实现人民币结算,有效规避了美元汇率波动和美国金融制裁风险。这种去美元化的贸易模式,不仅降低交易成本,也为其他金砖国家提供了示范。数据显示,中俄本币结算比例已提升至80%,创历史新高。 特朗普关税威胁的实质影响有限。分析人士指出,即便美国对金砖国家加征关税,中国也可通过调整进口结构化解冲击。增加从俄罗斯进口铜就是典型案例,这种供应链韧性让中国的制造业基础不受外部政策波动影响。中国铜库存充足,完全能满足国内3个月以上的生产需求。 中国铜消费结构的升级值得关注。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和5G基站等新兴产业对铜的需求激增,这些战略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扩大铜进口的内在动力。俄罗斯铜的高纯度特性,特别适合高端电子产品和精密仪器的制造需求。 国际铜价博弈格局正在改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通过增加俄罗斯进口量,显著提升了在国际铜市场的议价能力。伦敦金属交易所数据显示,中国买家的采购策略已开始影响全球铜价走势,削弱了传统西方定价权。 中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效显现。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提升和中欧班列的加密,使俄罗斯铜能够快速直达中国工厂。这种物流效率是海运无法比拟的,特别适合急需原材料的高端制造企业。有企业表示,从俄罗斯进口的铜,从矿山到工厂只需15天。 技术合作的深化助推贸易增长。中俄联合开发的智能矿山技术,提高了俄罗斯铜矿的开采效率和环保水平。这种技术换资源的合作模式,既满足了中国需求,也提升了俄罗斯产业的附加值,实现了真正的互利共赢。 环保标准的对接促进贸易畅通。中俄在铜产业环保标准上达成一致,俄罗斯出口中国的铜全部符合中国严格的环保要求。这种标准协同,消除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扩大贸易规模奠定了基础。 全球铜产业链的重组趋势明显。中国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减少对智利、秘鲁等传统供应国的依赖,正在重塑全球铜贸易版图。这种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增强了中国在全球资源市场的话语权,也提高了产业链安全性。 俄罗斯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面对西方制裁,俄罗斯铜企将中国市场视为生命线,主动调整产品结构适应中国需求。多家俄罗斯矿企表示,愿意为中国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包括调整铜锭规格和包装方式等。这种以客户为导向的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双边合作。 中国铜加工技术的进步是关键支撑。国内铜冶炼企业已完全掌握高纯度铜提炼技术,能够将俄罗斯铜矿加工成各种高端产品。这种深加工能力,使中国在铜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位置,也减少了对进口成品铜的依赖。 战略储备体系的完善提供保障。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期增加了铜储备规模,这种未雨绸缪的措施,确保了中国在外部环境突变时,仍能维持制造业正常运转。专家指出,充足的储备是应对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国际舆论的反应两极分化。西方媒体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发展中国家则赞赏中国维护多边贸易的努力。这种分歧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当前经济秩序的不同态度,也表明中国坚持的公平贸易理念获得广泛认同。 未来合作前景广阔。除铜之外,中俄在铝、镍等有色金属领域的合作也在深化。这种全方位合作不仅限于贸易,还包括联合勘探、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随着合作深入,中俄有望构建更紧密的产业共同体。 这次铜贸易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应对外部挑战的一个缩影。通过深化与俄罗斯等国的务实合作,中国正在构建更安全、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这种战略布局不仅保障了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确定性。 信息来源: 特朗普对金砖合作发出威胁,中俄南回应 参考消息2025-07-07 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