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23年维修、24年竣工,25年瓦片却大面积脱落,凤阳县鼓楼一下子就登上了热搜。

23年维修、24年竣工,25年瓦片却大面积脱落,凤阳县鼓楼一下子就登上了热搜。 凤阳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 朱元璋起义之后,短暂建都于凤阳,之后迁都南京。著名的景点明孝陵便是朱元璋和他的夫人马皇后的陵墓。随着发展需求,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直至明朝灭亡。 凤阳鼓楼的台基建造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宇部分在清咸丰三年已经被毁,1997年进行了翻建,2017年瓦片开始零星脱落,23年维修,24年竣工,25年瓦片大面积脱落,这一新闻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凤阳这座小城厚重的历史底蕴。 翻开《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一起揭开明朝的神秘面纱吧。 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明朝共有17位皇帝执政:懵懂昏庸的明英宗,恋位贪储的景泰帝,痴迷“姐弟恋”的明宪宗,有“弘治中兴”之称的明孝宗,荒嬉爱玩的明武宗,崇道好长生的明世宗,一直到明神宗怠政贪财、出现廷丞党争,在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庸懦昏聩的明熹宗与魏忠贤专政,他们串联起了明朝276年的兴衰荣辱,在五千年辉煌璀璨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朝疆域广袤,最兴盛之时东达外兴安岭,南至南沙群岛,西抵哈密、西藏,北到贝尔加湖,明朝和清朝共同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明朝不仅在治理朝政方面功绩斐然,在文化领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草纲目》、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小说《金瓶梅》,《永乐大典》、编著的三部《五经大全》、《四书大全》、《理性大全》,相互争鸣的程朱理学、王守仁心学的碰撞,昆曲、汤显祖的《牡丹亭》,张三丰的全真教的崛起,藏传佛教和印度密教在内地的广泛传播,这些都是明朝的辉煌成就。 也有一些人是通过电影和电视剧来了解明朝的,比如朱元璋的老婆大脚马皇后,负责皇帝安全、帮助皇帝铲除异己的锦衣卫。 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表面上看是权力的博弈,实际上却是百姓在政权统治下的生活,太平盛世时百姓安康,政权黑暗时民不聊生。 政权更替、边患民乱、权力结构、经济繁荣、文化启蒙,再到宦官专权、党争乱政、宗教信仰、民族政策、中外交往、日常习俗,想要了解明朝的那些事,就到《表与里:大明王朝276年兴衰史》中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