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万万没想到,全球局势中最乱的竟是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院长曾直言:中国周边环境最恶劣,是弱势王朝的产物,20个邻国各个都比猴精…… 信源:中国青年报——中国周边安全:有机遇、有风险、有应对 在国际上,中国常被比作一头刚刚苏醒的巨人,但或许“在悬崖边跳舞的巨人”的比喻更是贴切。毕竟他的每一步都牵动世界的神经,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人民大学的金灿荣曾一语道破,说中国周边的环境在全球大国里堪称是最差的,而且历史上的弱势王朝也留下了太多烂摊子。但其实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地缘困局。那么,这个巨人的“病”到底出在哪?其“病因”又埋在何处呢? 其实这个巨人有很大的“慢性病”,具体体现在国家周边此起彼伏的摩擦上。历史遗留的领土“旧账”,海上的问题就像一处反复发炎的伤口,不仅牵扯的国家多,更有美国这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把局势搅得更浑。在陆地上,和印度那笔因历史划界不清留下的糊涂账,也始终是南亚地区一个难除的痛点。 除了这些慢性顽疾,更是有一些迫在眉睫的“急性感染”。东北亚的朝鲜半岛核问题,因美韩同盟的深度介入,时刻考验着中国的定力,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殃及池鱼。而在中国的西面,印巴冲突与阿富汗的恐怖主义,也像一阵阵余波,威胁着边疆的安稳。 面对这些压力,周边邻国一边增加军费,提升军备,一边在外交上展现出圆滑的“平衡术”。比如某些东南亚国家,拿着中国的基建投资,可一到贸易谈判和主权问题上,算盘就打得噼啪响;而中亚国家则巧妙利用地缘位置,在中、俄、美、欧之间左右逢源,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但其实这些“病症”追根溯源,更像是一种“遗传病”。想当年明朝鼎盛时期,通过朝贡体系建立了一套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秩序,影响力远达今日的俄罗斯远东、中亚和东南亚。可是到了清末,国力衰败,西方列强一来,旧体系便轰然倒塌,原来的藩属国纷纷独立,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国周边多达20个陆海邻国的复杂格局。 所以,金灿荣所说的“弱势王朝的产物”,正是对此最精准的概括。放眼全球,美国只有两个陆上邻国,而俄罗斯的邻国虽多,但大多是前苏联成员国,关系相对单纯。这种对比之下,更是凸显了中国背负的历史包袱是何其沉重。 而现在,美国作为关键的外部变量,通过拉拢菲律宾、强化日韩同盟,几乎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东部沿海大门口,构筑起了一道战略包围圈。同时,一些如印度这样的邻国,天天做自己的“大国梦”,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于是在边界和地区问题上采取了更加强硬的姿态,进一步增加了局势的变数。 这么看来,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尚有广阔的东欧作为缓冲,而中国的经济心脏和人口稠密区,却与美国的主要盟友——日、韩等几乎脸贴脸,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 更要命的是,中国经济模式存在“高对外依存度”,这一点与俄罗斯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是资源出口国,经济内循环能力较强,面对制裁也能基本扛住。 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经济命脉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全球航道以及海外的粮食、能源供应,其中许多关键环节都掌握在西方手中。这种深度捆绑,使得中国既难以和西方经济彻底脱钩,也让自身的经济安全极易受到外部风浪的冲击。 不过好在面对这副复杂的“诊断书”,中国开出了多管齐下的“药方”不仅有用,见效还很快。外交上,我们采取的是灵活务实的“主动疗法”,一边通过多边对话来稳住局势,一边针对邻国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水平,采取“一国一策”的精准外交。而在经济上,则推行“融合疗法”,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用基础设施建设这类实实在在的利益深化捆绑,以经济融合来稀释政治分歧。 为了给这一切保驾护航,国防现代化这剂“强力疫苗”也在同步接种,通过部署先进装备增强威慑力,为和平发展守住底线。 所以,中国这个巨人要想在悬崖边成功转身,跳出精彩的舞步,考验的不仅是自身的智慧与力量,更取决于能否与世界共同构建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这不仅关乎中国的未来,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那么,这个在悬崖边艰难维持平衡的巨人,究竟是在跳一曲注定凶险的舞蹈,还是在为一次更华丽的转身积蓄力量?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