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首版25周年《高老庄》精装纪念版西安分享会举行

“写《高老庄》时我只有四十多岁,现在我已经七十多岁了,原来一转眼,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了。”1998年,贾平凹长篇小说《高老庄》首版由太白文艺出版社推出,2025年,该社再度推出了《高老庄》精装纪念版。8月2日下午,《高老庄》首版25周年精装纪念版分享会在西安SKP举行,谈及近三十年的人生变迁和文学创作,贾平凹有着很多感慨。

《高老庄》是贾平凹在20世纪末创作的一部重要长篇小说,1998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首版。这也是迄今为止,贾平凹在陕西出版的唯一一部原创长篇小说。2023年,太白文艺出版社与贾平凹约定,打造一部“首版25周年精装纪念版”《高老庄》。历经两年精心设计、编辑,于2025年4月正式出版。时任首版《高老庄》责编的作家、学者孙见喜介绍说:“当时第九届全国书市在西安召开,贾平凹的新书无疑是陕西出版界的‘拳头产品’,为了这本书,很多出版社都在等着他的稿子,但最终还是由我们出版了。”贾平凹也笑言,其实他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出版社编辑,他对陕西的出版社也很偏爱,只是作家和出版社的关系就像去朋友家做客,有时去一个朋友家习惯了,写完这本,出版社就催促下一本,所以让《高老庄》成为了唯一。

贾平凹回顾自己的文学生涯,说经常有人问哪部是他最好的作品,“最好的说不上,但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会有几个重要的拐点,拐点处的作品都是重要的作品。”他将自己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商州初录》到《废都》,第二阶段是从《废都》到《古炉》,第三阶段是从《古炉》至今。贾平凹说,其中第二阶段特别漫长,也是他的文学生涯中最艰难,但也是最顽强的阶段。而这个漫长的阶段中他还有几个小的拐点,《高老庄》的出版就是其中一个,所以《高老庄》也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著名评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杨辉认为《高老庄》中有非常宏阔的对社会现实主义把握,但在存在之上建构自己的意向世界,有着虚实相生之下表达的微言大义。

著名评论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韩鲁华认为贾平凹是“非典型现实主义作家”,他坚守自己的良知、社会责任、艺术追求,写的是现实生活,但他构建了自己的创作意向,还有他的生活叙事,琐琐碎碎,但他注重生活细节,整体来看,又有着怆然和茫然。

虽然已年过七旬,但贾平凹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他直言自己现在几乎每天都保持在书房写作的状态,甚至连大年初一也不例外,写作已成为他的生命。“创作在人们看来是非常苦的事儿,但突然有灵感,写出非常满意的作品,自己也是很有成就感的,这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贾平凹说,“目前最大的困扰就是生命流逝太快了,感觉自己才学会写作,精力就不行了,所以我有使命不敢懈怠。”

(记者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