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李天霞病死,葬礼由他的老长官俞济时操办。俞济时去找蒋介石斡旋,想让李天霞被追晋为“上将”,遭到断然拒绝。
李天霞年生在江苏宝山县一个做生意的富裕人家。
五岁就跟父母搬到上海住。
这孩子从小性子就硬,领着街坊小孩当孩子王。
家里不缺钱,养成他爱摆谱的脾性。
上学时碰上个讲历史讲得精彩的朱剑兰老师,在他心里埋下了参军报国的念头。
更有个教体育的顾名世老师,把三民主义小册子塞给他看。
这一看不得了,十八岁的李天霞心一横考进了黄埔军校三期。
在一千多号人里排第17,算拔尖的好苗子。
黄埔毕业就跟着北伐军到处打,后来又参加了围剿红军,一路升到中校副团长。
1934年围剿红军队伍时,带着补充旅在谭家桥一仗,方志敏手下的抗日先遣队吃了大亏,靠这战功他升了上校团长。
没多久补充旅扩大编为51师,王耀武当师长,他成了副师长。
1937年全面抗战,51师和58师合并成74军。
这支队伍日后可打出名头来了。
第一任军长俞济时,李天霞先是副师长兼153旅旅长,手下305团、306团的团长,正是日后跟他结仇的张灵甫和邱维达。
八年抗战里他真是条汉子,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全顶在一线打。
1939年3月接了王耀武的位置当上51师师长。
打仗他敢冲敢拼,立下过不少战功。
但论在长官心里的地位,李天霞吃亏就在不会来事儿。
王耀武更喜欢懂得巴结的张灵甫。
照理李天霞是黄埔三期,张灵甫四期该矮半头,可架不住张灵甫会钻营啊。
李天霞一直惦记着74军军长的位子,后来俞济时、王耀武都高升了,该轮到施中诚接棒。
施中诚腾出来的100军军长位置给了李天霞。
这100军看着番号差不多,实际装备人员差着档次。
李天霞心里自然憋着股气。
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74军军长施中诚调走,李天霞本以为该轮到他了。
谁料王耀武一纸推荐张灵甫的报告送到老蒋桌上,74军军长兼南京卫戍司令的肥差就落到张灵甫头上。
这记耳光扇得李天霞眼冒金星。
论战功资历他明明高过四期学弟,可偏偏长官们嫌他不够乖顺。
从此这仇就结死了。
1947年打孟良崮时老蒋安排李天霞当第一纵队司令,位置在张灵甫上头。
张灵甫哪受得了这个?
立刻找汤恩伯告状要求换人。
汤恩伯和了把稀泥,把李天霞的指挥权撤了换上黄百韬。
这招更坏,张灵甫连杂牌军出身的黄百韬都不服气。
李天霞被当众卸了兵权,恨得牙根发痒。
恰好这时汤恩伯命令他派个旅把守桃花山掩护张灵甫后路。
李天霞黑着脸玩起了花样:只拿一个连的人带着电台冒充一个旅,糊弄鬼呢!
结果咱们都知道。
74师后路被断,援兵迟迟不到。
五月十六日蒋介石那封“就地枪决”的急电到时,李天霞再想拼命冲也晚了。
靠着汤恩伯等老人求情才保住脑袋,送去军法会审走了一遭。
走关系塞了钱,居然很快又出来继续当73军军长。
只是自此心灰意冷,整天喝酒打牌混日子。
败退台湾时老蒋憋着气要拿他立威。
金门防卫司令官当了一年,在平潭作战时又被扣个“临阵退缩”的罪名,军事法庭判了十二年。
家人求了宋美龄才改成“调服军役、戴罪立功”,放出来派到澎湖守备区挂个虚职。
他彻底看透官场把戏,辞了军职下海做生意。
可几十年扛枪的手哪懂买卖?折腾几桩买卖全赔光,1960年还因欺诈判刑一年零八个月。
老婆离婚走了,剩下他一人买菜做饭,逢年过节靠旧部送点红包度日。
1967年二月,六十岁的李天霞喝完杯果汁第二天咽了气,身后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
回想他这一辈子,八年抗战在战场上确实扛得起枪杆子。
可惜官场如泥潭,争权夺利中丢了本心,最终为一段私仇赔上名誉性命,最后连吃饭钱都混不上。倒真叫人感慨。
早年在上海领着一帮穷哥们儿摆阔气的少年郎,谁能料到收场会如此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