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一旦离世或者下台,乌克兰可能就真的危险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曾透露,当初“瓦格纳"头目普里戈津之所以发动叛乱,就是因为他急于掌控核武按钮。换句话说,普京这人在俄罗斯就像轴心,他能一手摁住了所有人的野心,但俄罗斯这盘大棋离了普京,八成就乱了,要是鹰派掌权,乌克兰还能扛得住吗? 其实,俄乌战争之所以还勉强保持平衡,靠的不仅仅是军队和导弹,更因为俄罗斯的领导人普京。 他在俄罗斯不只是一个总统,而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所有权力、所有决策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 军队、情报部门、地方大员,表面看似有各自的利益,实际都被普京牢牢摁住。他一旦不在,整个俄罗斯权力场立马失去主心骨。 这种隐忧,在“瓦格纳”兵变那年其实已经出现过一次。当初,普里戈津一声令下,手下的兵差点直奔莫斯科。 表面上看像是要颠覆政府,实际上是想端掉普京,把象征终极权力的核按钮给抢过来。虽然最后事件不了了之,但让人知道俄罗斯很多人都在盯着核心的那个座位,只要条件合适,他们会毫不犹豫下手。 普京之所以能坐稳,就是手上的权力太集中。对金融寡头下手,把军队和安全部门层层打薄,再把亲信安插到地方当老大,保证所有权力都围绕自己转。 只要他在,所有矛盾和野心都被牢牢压着。但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一旦轴心没了,矛盾就像春天的草一样冒头。 军方、情报系统、各地领导、私人武装,全都蠢蠢欲动,谁都不想错过接班的机会。一旦这种混乱爆发,照顾不了稳定和安全,真正危险的事就出来了。 特别是国内那些强硬派,一旦他们觉得普京式的平衡不管用了,会用最直接最凶狠的方式解决问题,尤其对乌克兰不会再留半点情面。 他们用军事手段说话,可能会压根不会管民间死伤,更不会排除用战术核武的选项。只要战场形势不顺利,动用核力量的风险比以往高得多。 而乌克兰能依靠的无非是欧美的支援,可北约和美方也有自己的算计。华盛顿国内一变天,或者欧洲觉得到底不想冒更大风险,援助说收就收,乌克兰一下子就孤军奋战了。 这时候如果俄罗斯变得更激进,乌克兰的处境反而比普通的大国博弈还要被动。 当然,有些人寄希望于俄罗斯突然冒出个相对温和的新领导人,比如梅德韦杰夫这样的技术官僚会出来稳住场面。 但现在俄罗斯的氛围,不但不容忍软弱,还觉得过去的平衡带来了“耻辱”。温和势力就算短暂抓权,也只会成为更强硬派羽翼丰满前的过渡,撑不了几天。 普京既制造了这场危机,也强行维系着表面的平稳。对乌克兰来说,最难熬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