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朝鲜想买中国歼 - 10CE 战斗机被拒的消息又被翻出来热议。明明巴基斯坦空军用这款战机在印巴对峙中打出了威风,为啥到了朝鲜这儿就成了禁区?这事儿背后的弯弯绕绕,远不是 “卖不卖” 那么简单。 先从钱说起。歼 - 10CE 价 4000 万到 1 亿美元一架,这还不算配套的导弹、弹药和维护费用。朝鲜被国际制裁这么多年,外汇储备满打满算不到 50 亿美元,这些钱还得优先买粮食、石油和机械设备。就算咬咬牙买个十几架,后续维护怎么办? 这战机的发动机每 300 小时就得返厂检修,朝鲜连米格 - 29 的零件都凑不齐,哪来的技术维护四代半战机?更别说训练飞行员了 —— 现代空战讲究体系化作战,朝鲜连预警机都没有,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间可能只有韩国飞行员的零头,就算给了歼 - 10CE,也只能当摆设。 再看国际制裁这道坎。联合国安理会第 1874 号决议明确禁止向朝鲜出口武器,中国作为决议的共同提案国,总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吧?要是真卖了,美国、日本、韩国还不得闹翻天?而且朝鲜这些年搞核导试验,国际社会对它的警惕性极高,中国要是在这时候卖先进武器,很容易被当成 “支持朝鲜挑衅”,反而会让半岛局势更紧张。 技术保密也是个大问题。歼 - 10CE 的雷达、电子战系统、导弹制导技术都是中国的核心机密。朝鲜虽说和俄罗斯关系不错,但谁能保证这些技术不会通过某种渠道流出去?之前伊朗想买歼 - 10CE,中国都没松口,就是担心技术泄露。朝鲜要是拿到歼 - 10CE,保不齐哪天就把关键部件拆下来研究,或者转手送给其他国家,这对中国的国防安全是个潜在威胁。 还有国际局势的考量。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太敏感了。韩国空军有 F-35、F-15K,日本有 F-35 和 F-2,美国在周边还有大量军事基地。要是朝鲜突然有了歼 - 10CE,美日韩肯定会加强军事部署,甚至推动 “萨德” 系统升级,这对中国的战略安全环境可没好处。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半岛问题,卖武器这种事儿,很容易被当成激化矛盾的导火索。 更关键的是,朝鲜真正缺的不是战斗机,而是战略威慑力。这些年朝鲜把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核武器和导弹研发上,因为他们知道,在常规军力上根本没法和美韩抗衡。歼 - 10CE 再厉害,也只是战术武器,改变不了半岛的战略平衡。朝鲜要的是能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的 “杀手锏”,而不是几架先进战机。中国要是真卖了歼 - 10CE,反而可能让朝鲜觉得可以在常规军力上和韩国叫板,结果只会让冲突风险升级。 有人可能会说,中朝不是有《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吗?当年中国还帮朝鲜建过歼 - 6 大修厂呢。但时代变了,现在的国际环境和冷战时期完全不一样。中国现在更注重维护地区稳定和自身发展利益,不可能为了所谓的 “兄弟情义” 就不顾国际规则和自身安全。而且朝鲜这些年的做法,也让中国越来越意识到,单纯的军事援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可能被当成 “绑架” 中国的筹码。 说白了,中国拒绝卖歼 - 10CE 给朝鲜,是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这不是对朝鲜有偏见,而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做出的理性选择。要是真为朝鲜好,不如劝劝他们放弃核导计划,回到对话谈判的轨道上来,这才是解决半岛问题的正道。否则,就算有了歼 - 10CE,朝鲜也不过是在 “越禁越落后” 的恶性循环里打转,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