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解气!美国大概没料到,自己刚抛出的“芯片橄榄枝”,转头就撞上了中国的“规则盾牌”

解气!美国大概没料到,自己刚抛出的“芯片橄榄枝”,转头就撞上了中国的“规则盾牌”。 美国商务部在2025年7月初宣布,放宽对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允许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恢复供应中端EDA工具。 这项决定作为中美贸易协议一部分,涉及芯片设计领域,美方称是为了平衡贸易关系,同时保留对先进技术的管制。 放开的软件类别主要针对中端芯片,中国企业已接近自产水平,比如中芯国际优化14nm工艺,性能接近10nm。 消息传出,北京商务部迅速回应,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针对潜在低价进口芯片产品。新规规定对进口半导体实施价格监测和配额管理,确保覆盖汽车和工业控制领域。 中芯国际通过工艺优化,在工厂生产出性能提升的芯片,国产率超过50%。华为团队开发存算一体芯片,利用集群计算弥补架构限制。 美方这一举动针对中国进步领域,放开的型号如英伟达H20类似,中国已推出替代品。业内分析,这可能是通过低价进入市场挤压本土厂商。 中国海关执行新规,拒绝低于成本的批次。ASML公司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占比达27%,订单强劲。谈判中,美方提案被中方审阅,否决不合理条款。 新规形成防护机制,阻止倾销冲击本土产业,如以往光伏领域经验。 中国芯片产业推进自主路径,华为2025年启动910C AI芯片出货,满足国内数据中心需求,尽管产量受限。中芯国际扩展生产线,投资本土供应链,缩小国际差距。 ASML维持中端设备供应,推动市场平衡。英特尔CEO表达担忧,指出持续封锁可能加速中国独立发展。公司面临竞争压力。 雷蒙多推动芯片法案实施,补贴本土工厂建设,如英特尔项目。任正非指导华为专注创新,从边缘市场起步,反超部分领域。中国芯片如新能源车崛起,凭借国内市场占据全球份额。 产业变局中,ASML承认中国最大市场,销售占比高。 华为推出新产品,搭载7nm芯片。全球供应链调整,美国企业建厂,中国自给率目标50%,推动细分领域占领,如工业控制芯片国产率超50%。 中美贸易摩擦缓和迹象出现,但竞争持续,中国企业通过优化工艺和市场优势,逐步缩小差距。未来发展取决于技术突破和政策调整,芯片大战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