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马英九终于也撕下了“和平使者”的面具。一句“台湾不接受武统”,比赖清德还刺耳。谁

马英九终于也撕下了“和平使者”的面具。一句“台湾不接受武统”,比赖清德还刺耳。谁都没想到,在解放军巡航台海火力全开的时刻,跳出来踩刹车的,不是民进党,是这个曾多次访问大陆、打着“和平统一”旗号的人。 他的话传回岛内,民进党立马拿来做文章,说马英九的“反武统”才是大多数台湾人想法。 国民党马上乱了阵脚,在党内掀起了激烈争论。一部分人觉得马英九太冒进,让蓝营立场混乱,党内很多原本铁杆的支持者也犹豫了,甚至有基层罢免的声音出来。 民进党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趁机高调炒作,说连马英九都认为武统行不通,这就证明“台独”才是台湾的主流。 当台湾舆论场还在争论时,台海另一边出现了不一样的变化。大陆没有多说什么废话,而是加大了军事巡航的力度。 7月中旬,解放军一次性出动几十架战机和多艘军舰,连歼-35这样的新式战机也参与进来,导弹部队也没缺席。 这一连串的动作,给外界传递出一个信息:面对挑衅,大陆不光有耐心,也有手段。 马英九边上说着要“民主和和平统一”,但核心其实是只认可岛内2300万人的选择。这把“统一”的主动权完全拿回到台湾自己头上,实际上否定了大陆说的“全国人民说了算”的道理。 大陆官方也马上作出回应,说台湾问题不是某一个地方的内部事,而是大中华全体人民的事,这个底线不会因为谁讲几句漂亮话就松动。 特别是马英九的“和平统一、拒绝武统”,对两岸关系来说既不是缓和剂,也没法制约民进党搞“台独”,反倒像是直接切断大陆最后一个震慑“台独”的工具。 那些喊着“要民主”,却只承认本地那点人的决定,根本没有考虑大陆的态度。实话讲,这样下去,对岛内某些人来说就是给了台独幻想又多争取了一些时间。 现在岛内当权派和外部力量一边高呼自由民主,一边又脱不开美国日本的操控,岛上的芯片工厂正一批批被搬走,自己还要充当外部军工利益的马前卒。 美国继续军售、不断加码,嘴上关注台湾安全,实际上却在准备以防万一的“弃子”策略。再看国民党,铁票仓转向,基层抵触,青年一代流向赖清德阵营,两岸经济交流也大受影响。 马英九当年搭建的桥,现在变成阻碍。连他设想的青年互动基金会,都面临预算缩水、活动冷清。 大陆这边用实力和实打实的行动回应马英九的言论,全新的隐形战机直接飞到台海前线,各类先进武器都亮出来,整个岛内都被震慑住了。 这不是秀肌肉,是警告谁如果在统一这件大事上存心捣乱,后果绝不是过去那几句外交辞令能兜住的。 现在的台湾问题已经彻底没有了所谓“中间路线”的余地 ,马英九那套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的路数,在新的局势下反而引发极大反感。 大陆的态度已经很清楚地摆上桌子:“不主动挑事,但绝不退让。”武力统一并非首选,但必须当作保障。 说到底,和平从来不是喊几句就能得来的,模糊、拖延,只会让局势更复杂。而“台独”势力趁乱作大,外部势力浑水摸鱼,两岸民众的利益成了博弈筹码。 这一次,马英九塑造的“和平使者”形象,再也撑不住了。而台海问题再也不是可以打太极的话题,而是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