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军进攻桂林,巨赞法师举起屠刀,手刃了130多个日本鬼子,他杀红了眼,怒吼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巨赞法师,本名叫潘楚桐,1908年生在江苏江阴一个普通村子。那地方是江南水乡,文化底子厚实。他从小脑子灵光,父母虽穷,也咬牙供他念私塾。他学得快,很快就考上江阴师范学校。在学校里,他不光埋头读书,还跟同学聊国家大事,办起校刊鼓吹进步想法。1927年毕业,他又去上海大夏大学深造。那时候爱国风潮高涨,他参加过好几次活动,结识一帮热血青年。大学毕业后,他回老家当小学校长,一边教书,一边暗地里推动罢课和游行,支持工人权益。这事儿闹大,国民党盯上他,发通缉令。他只好跑路,1931年躲到杭州灵隐寺。寺里安静,他没事干,就开始学佛,渐渐剃头出家,法名叫传戒,后来改成巨赞。 出家没几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到处祸害。巨赞法师看不下去,本来寺庙是清净地,现在也乱套了。他受过高等教育,不甘心只念经,带着一群僧人走上抗日路子。他跑去福建、香港、广东、湖南这些地方,动员佛教徒加入救国队伍。1938年,在叶剑英鼓励下,他办起南岳佛道救难协会。表面上看是救济组织,实际是为抗日出力。他写了对联,说身在佛门不沾是非,国家有难就显华夏本色。这话感动了不少僧人。他把人按年龄分队,搞宣传队、救护队、慰劳队,还开训练班教抗日知识和战场急救。他还向全国佛教界发倡议,号召大家走出寺庙,投身战斗。他说佛门讲慈悲,但日寇是妖孽,残害生灵,必须除掉。杀敌就是护生,消灭侵略者才能保住老百姓。 1939年,周恩来听说他的事儿,给他题词“上马杀贼,下马学佛”。周恩来解释,这贼指的是恶徒,日本侵略者杀中国人,不除掉他们怎么普度众生?这题词传开,更多僧道加入抗日。巨赞法师觉得救国不一定非得上阵杀敌,也可以用佛理感化信佛的日军,让他们反战,动摇敌方军心。周恩来也赞同这点,说这样效果可能更好。他还说服蒋介石,支持僧侣抗日,说团结力量越大越好。巨赞法师就这样在佛门和抗日间平衡,推动不少活动。 1944年,日军大举进攻桂林,局势紧张。巨赞法师跑到金田村避难,住在一户农家。他换上白衣,不像和尚了,挨家串门聊天,其实是鼓动村民抵抗,不做亡国奴。日军天天进村抢粮食财物,还威胁要年轻女人,村民忍无可忍。巨赞法师和大家分析情况,决定反击。没武器,他就教村民自制土枪土炮,还联合瑶王李荣伏,带瑶族人一起干。准备那天,下起细雨,他们埋伏在山口。日军130多人过来,放松警惕。他们抓住机会猛攻,全歼了这批日军。巨赞法师亲手杀了不少,这事儿保护了当地瑶族和村民,避免更多侵害。村民从此记住这个白衣和尚。 抗战结束后,好多将领劝巨赞法师还俗从政,他都拒绝了,坚持留在佛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作为佛教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见证开国大典。从1952年起,他当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还兼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他生活简单,和僧人吃一样的粗粮,从不搞特殊。前半生他为革命出力,后半生专心弘扬佛学,写了不少文章,贡献一生。1984年,他在北京圆寂。 巨赞法师的一生,从书生到和尚,再到抗日战士,展现了佛门中人也能为国家担当。他在南岳办协会,动员僧侣抗日,这不光是个人选择,还推动了佛教界参与救国。想想看,那时候很多人觉得和尚就该躲在寺里念经,他却站出来,说杀贼护生。这思路接地气,结合佛理和现实,不空谈。抗日不分身份,大家齐心才行。他的题词“上马杀贼,下马学佛”,简单明了,提醒人慈悲也要有底线。日寇的暴行,让人看到侵略者的丑陋,他们抢掠无度,巨赞法师的反击就是正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