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中国人真是搞笑,搞什么中欧班列,现在成为笑柄了吧!”在2011年,美国媒体曾对

“中国人真是搞笑,搞什么中欧班列,现在成为笑柄了吧!”在2011年,美国媒体曾对中欧班列的开通持保留态度,然而现如今,这一运输方式的繁荣却让美国媒体感到震惊。他们表示,中欧班列已经对海路运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威胁。   以前中国和欧洲做生意,大多靠海运,船要在海上漂一两个月,遇上点风浪、海盗,或者像现在红海被胡赛控制这样的事儿,货物就容易耽误。   就拿小商品来说,从浙江义乌发到德国汉堡,海运得花四十多天,要是赶上港口拥堵,俩月都到不了,商家等着货上架,急得团团转。   但中欧班列不一样,它是火车走陆路,横跨欧亚大陆,把中国和欧洲直接连了起来,沿途经过的那些“一带一路”国家也都跟着活泛起来了。货物从中国出发,十来天就能到欧洲,时间比海运快多了,而且路上稳定,不容易受意外情况影响。   而且,中欧班列不光快,还能运不少特殊货物。像一些精密的电子产品,怕潮怕摔,海运环境颠簸、湿度大,容易出问题,用中欧班列运输,全程有恒温保湿的车厢,安全性高多了。   还有新鲜的农产品,比如山东的蔬菜、陕西的苹果,通过班列运到欧洲,能保持新鲜度,比海运到了之后蔫头耷脑强太多,在欧洲市场特别受欢迎。   就拿现在红海的情况来说,海上运输受限制,好多货物出不去、进不来,就连美国的货物也同样受到了影响。可靠着中欧班列,咱们的货照样能运到欧洲,欧洲的货也能顺畅地过来,一点不耽误买卖。这对做生意的人来说,多靠谱啊!   而且沿途的国家也跟着沾光,火车经过他们那儿,得建火车站、搞物流中心,能带动当地不少人就业,还能把他们国家的特产通过班列运到中国和欧洲,比如哈萨克斯坦的面粉、波兰的牛奶,现在在咱们国内的超市里都能买到,大家互通有无,日子都过得更滋润了。   所以说,搞中欧班列哪是搞笑,这是把眼光放得长远,既解决了运输上的不少麻烦,又带动了一大片地区的发展。美国那些说它是笑柄的人,只能说他们根本没看懂这其中的门道。   等再过上几年,中欧班列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更能看出这步棋走得有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