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蒙古一名女子因犯通奸罪被实施“箱刑”,她被剥光衣物,用铁链锁住装进一个木箱子里,之后被扔进茫茫沙漠里,等待死亡的降临…… 1913年的蒙古,那时候外蒙古刚从清朝脱离出来,建立起博克多汗国,社会还带着浓厚的游牧和佛教色彩。道德规矩特别严,对通奸这种事看得极重,认为它破坏了家族和社会稳定,得用重刑来震慑。箱刑就是其中一种,从古代枷具演变而来,早先是锁住人限制行动,后来变成封闭的木箱,扔到荒野让自然环境慢慢结束生命。 这种刑多用在妇女身上,反映出当时女性地位低,审判往往被权力左右,不公现象常见。沙漠成了执行地,黄沙漫天,白天热得像火烤,晚上冷得刺骨,温差大到能把人折腾死。法律继承了旧习俗,目的是通过公开惩戒维护统治,那年头蒙古正巩固政权,这种刑罚也算常见,周边地区也有类似记载。 那年7月,在乌兰巴托,一名年轻寡妇因为通奸罪名被抓。她本是普通人,丈夫早逝后为生计进贵族家做事,却遭男主人侵犯,反被诬陷勾引男人。审判过程简单粗暴,她身上的淤青痕迹来自审讯虐待。罪名定下后,当众扒光衣服,铁链锁住手脚,塞进方形木箱,只留小孔透气。箱子粗糙,有毛刺,铁链固定在箱壁。接着,一队人把箱子运到沙漠边缘,扔下不管。沙漠环境残酷,风沙卷起,黄昏时分温度骤降,饥渴和孤独加剧痛苦。她从孔中伸出手,试图求助,但四周空无一人。箱子渐被沙埋,热浪和寒风交替侵袭,过程缓慢而残忍。恰好法国摄影师斯蒂芬·帕塞路过,受阿尔伯特·卡恩委托在蒙古拍照,他拍下这张照片:女人手臂伸出箱孔,背景是无边沙海。这照片后来公布,展现了箱刑的恐怖。 箱刑暴露了旧社会对妇女的压迫,权力不公导致冤案,女性难获公正。照片传开后,国际舆论关注,推动人们认识这种非人道惩戒。蒙古后来废除箱刑,随着社会进步,注重人权和妇女权益,避免类似悲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下,彻底打破旧枷锁,妇女翻身得解放,法律公平保护每个人。回看历史,这件事提醒我们,旧时代黑暗多,妇女苦难深,如今生活来之不易,得珍惜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