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撑”的资格吗? 现在的战争,可不是单纯的军事实力对拼,还有钱、能源和制造能力。 咱们先看看两国的家底,中国一年的 GDP 差不多是日本的三倍多,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一个人兜里揣着三千块,另一个只有一千块,谁能坚持更久很明显。 日本这几年经济一直没啥起色,政府债务堆得比山还高,早就超过了 GDP 的两倍多。 真要打仗,军费开支就得往上提,可日本现在一年的军费还不够中国造两艘航母的。 而且日本经济特别依赖出口,一旦开打,海运线路被掐断,汽车、电子这些主力产业马上都得暂停,到时候连钱都赚不到,拿什么支撑战争? 反观中国,咱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经济结构完整,就算外部贸易受影响,国内市场也能撑住。 就像口罩期间那样,咱们自己的工厂能造口罩、能产疫苗,经济韧性可不是日本能比的。 打仗还离不开能源,飞机、坦克、军舰都离不开是石油,工厂开工也得用电。 这方面日本简直是先天不足,一个小岛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可以说根本没有,能源几乎都得从国外进口,尤其是中东和东南亚。 这些能源要运到日本,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南海这些关键水道,真到战时,这些线路太容易被切断了。 中国就不一样了,咱们虽然也需要进口能源,但是渠道多,和俄罗斯有管道输油,和中东国家有长期协议,自己还有页岩气、煤炭等后备资源。 更重要的是,咱们有强大的海军保护海上运输线,能源安全比日本靠谱太多。 就像家里做饭,人家是天天等着别人送煤气,咱们自己有煤气罐,还能随时买到,谁更慌一目了然。 战争打起来,武器装备损耗得飞快,这时候就得看谁的工厂能不停地造出新家伙。 日本虽然有不少厉害的汽车厂、电子厂,但是他们的工业体系有个大问题,关键技术和零件很多依赖进口,尤其是高端芯片、特种钢材这些军工必需品。 日本的军工产业规模很小,很多武器一年就造几台,生产线都不完整。 比如它的战斗机,很多核心部件还得靠美国供应,真到战时美国不一定会一直给,组装战机少了关键零件根本组装不了。 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可是出了名的强,咱们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小到子弹、大到航母,不管是雷达芯片还是导弹发动机,咱们都能自己造。 口罩期间咱们能一夜之间建起方舱医院,战时工厂转产武器的速度更是惊人,这种全产业链的优势,就像家里有个万能工具箱,缺什么都能自己做,根本不怕别人卡脖子。 其实看看历史就明白,100 多年前的甲午战争,日本能赢是因为当时咱们工业落后、国力衰弱,但现在情况完全反过来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远远超过日本。 现代战争拼的是体系、是后劲、是国家的整体实力,而不是单纯比军队数量。 日本现在连宪法都规定不能有正式军队,只能搞自卫队,武器装备虽然不错,但数量有限,而且很多核心技术捏在美国手里。 真要发生冲突,它连持续生产武器的能力都成问题,更别说支撑长期战争了。 现在根本不是中国能不能撑住的问题,而是日本有没有能力撑住。 如今的中国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哪个国家要是还想欺负咱们,那可得先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有没有那个能耐。 信源:国家能源局——《日本石油天然气政策介绍》 人民网——《中俄推动能源高质量互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