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1935年,上海头号大佬杜月笙去锦江饭店用餐,排队2小时都没轮到自己,刚准备发火

1935年,上海头号大佬杜月笙去锦江饭店用餐,排队2小时都没轮到自己,刚准备发火,一个身材姣好的女人走过来问道:“先生,请问小店哪里得罪您了?”杜月笙的怒火一下子就消了,还主动拿出30万大洋来帮锦江饭店扩充门面。 谁能想到,上海滩叱咤风云的杜月笙也有排队等位的时候?更没人想到,一个青楼出身的女老板,竟然能让这位大佬心甘情愿掏出真金白银。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 说起这事,得从1935年春天讲起。那时候上海滩最火的川菜馆就是锦江川菜馆,开在法租界大世界附近的华格臬路。这家店的老板董竹君可不简单,13岁被家里卖到青楼,后来嫁给四川督军夏之时,在日本留过学,34岁又离婚带着四个女儿闯上海滩。 董竹君创业路上吃过不少苦,开过织袜厂、黄包车公司、纱管厂,都失败了。1935年3月15日,锦江川菜馆正式开业。这店有个规矩,不管你是谁,都得排队,先来后到。就连卓别林到访上海时,都特意点名要吃董竹君的香酥鸭。 杜月笙那天也是慕名而来。上海滩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也经常来锦江吃饭,等了10分钟也没排上座位,杜月笙愤怒地对店员喊道:把你们老板叫出来。这可把周围的食客吓坏了,谁不知道杜月笙的名头? 董竹君听到动静,赶紧下楼。她当时35岁,虽然是五个孩子的母亲,但气质依然不凡。做过清倌人的董竹君自然有着一副好颜色,尽管如今的她已经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可依旧风韵犹存。她走到杜月笙面前,不卑不亢地问了句:“先生,请问小店哪里得罪您了?” 这一问,杜月笙反倒愣住了。他本来准备发火,但看到董竹君这副从容模样,加上她那股子书卷气,火气竟然消了大半。两人上楼聊了一会,董竹君的见识和谈吐让杜月笙刮目相看。 在交谈中,杜月笙得知董竹君有开分店的想法,于是就决定投资。杜月笙投资了几十万在自己所开办的娱乐场所中,开办了锦江川菜馆的分店。关于具体金额,不同史料记载有差异,有说5万大洋的,也有说几十万的,但都确认杜月笙确实出了大笔钱帮董竹君扩张。 在杜月笙这位上海大闻人的帮助下,房主孙梅堂只好贴补搬迁费让邻近几幢房子的房客搬离,腾出空屋给锦江。锦江遂得以扩充,搭盖天桥将新旧楼连接,在原来的基础上直接扩大了好几倍。 董竹君是个聪明女人,她知道跟杜月笙这样的人打交道要保持距离。她也知道杜月笙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既然他已经开口,自己自然没有办法拒绝。但锦江饭店从来不打杜月笙的旗号,董竹君始终坚持要做干净的生意。 1936年初,在锦江川菜馆的基础上,董竹君趁热打铁又开出了锦江茶社。她还首创公开招聘女服务员,在保守的上海滩引起轰动。抗战期间,锦江饭店还成了地下抗日活动的据点。 新中国成立后,董竹君毫无顾忌地将苦心经营十六年的”锦江”两店恭奉给党和国家。1951年6月9日,锦江饭店挂牌,董竹君作为首任董事长主持揭幕典礼,新上海第一个国宾馆就此诞生。 此后,“锦江饭店”先后接待了5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要,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就是在锦江饭店小礼堂签署的。1997年,董竹君这位与世纪同龄的老人在香港逝世长眠。 从青楼女子到督军夫人,从单身母亲到商界传奇,董竹君用智慧和坚韧书写了不凡人生。而那次杜月笙的”排队事件”,更成了上海滩的一段佳话。你觉得董竹君最打动人的品质是什么?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