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大模型席卷全球的时代,“算力就是生产力”已成为全行业共识。近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出通知,拟组织开展“算力浦江”2025年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以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推动上海信息通信业和人工智能(ai)双向赋能,助力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通知称,上海将加快在建算力中心建设,至2025年底,本年度新建成的大型以上算力中心不少于5个,全市算力中心智算规模争取达到100eflops(fp16)以上。同时,上海将加速推进算力互联互通。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上海共有超过52家持有互联网数据中心经营许可的企业在上海建设并运营数据中心。算力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用数据中心数量达到(单数据中心物理机架数超过100个)129个,大型以上(3000个2.5kw标准机架以上)数据中心占比超过47.3%。已建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总数为64.1万个(以功率2.5kw为一个标准机架),较2024年增长9.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显示,上海算力综合指数全国排名第三,算力指数全国排名第二。
“1+n”平台体系助力算力互联互通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上海将启动实施“算力沪联”行动计划,建立统一算力标识体系,以规范算力标识分配与使用,逐步推动上海市算力资源标识化管理,建成长三角(上海)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推动上海市重点算力调度平台互联互通。
同时,上海将支持中国算力平台(上海)、上海市算力监测调度平台、基础电信企业算力调度平台等上海市重点算力调度平台开展基于算力专网的算力调度服务。支持基础电信企业、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依托合规跨境专线,探索算力出海专网服务。
目前,依托国家算力互联互通体系,上海构建了1个算力互联互通平台+n个算力调度平台的算力资源互通和调度服务的两级架构体系。1个算力互联互通平台为长三角(上海)算力互联互通平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互联网交换中心承担建设。n个算力调度平台包括中国算力平台(上海)、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及上海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等。
其中,中国算力平台(上海)由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shixp)承建运营。shixp总经理张茜表示,作为全国首个算力交易集中平台,该平台打造的“云、算、网、安”一体化服务平台可为算力供需企业提供“安全、可信、高效、灵活”的算力调度交易服务,切实解决算力数据传送成本高、算力资源忙闲不均、算力供需匹配不畅等问题,助力算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东西联动,双向助力”的发展格局。
四家ixp联合揭榜国家算力强基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在今年6月下发了《关于公布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入围名单的通知》,由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联合申报的“智算中心跨域互联应用”项目成功入围。在业内看来,这标志着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将在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中承担核心使命,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算力强基”揭榜行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夯实算力网络发展底座,加快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推动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发展,面向算力网络的计算、存储、网络、应用、绿色、安全等六大重点方向,发掘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方案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此次,上海、杭州、前海、中卫四家交换中心强强联手,在现有已建成的各枢纽节点算力调度服务能力基础之上,通过强化网络协同、平台协同、服务协同,将长三角、粤港澳、宁夏等“八大算力枢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内算力资源高效联结,面向教育、金融、医疗等垂直行业打造一批应用场景,为解决行业现状痛点、创新算力服务模式贡献基于ixp的“新思路、新方案”。
张茜表示,探讨通过交换中心的特点和功能定位,将我国核心算力枢纽的各类算力中心高效联结起来,形成一张符合“大带宽、低时延、弹性灵活”算力业务特点的高速专网。同时,通过构建基于交换中心的算力算网一体化服务体系,将有利于实现算力资源跨区域统筹调度,形成枢纽节点间算力资源互补态势,进一步带动我国计算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推动自主核心软硬件技术深度应用,辐射带动自主可控产业生态的发展与成熟。
让算力成为创新引擎
算力是智能时代的土壤,其规模与效率决定着数字未来的疆界。不断释放算力新价值,市场各方都在协同发力。
日前,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电信(7.400,-0.05,-0.67%)就共建“智云上海”达成战略合作。据悉,智云上海是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时代,为城市建设的智能基础设施。让企业发展所需的算力,随需而行;让产业发展所需ai,随取而用。
作为上海市公共算力服务平台牵头单位,上海仪电近日动作频频,推出了上海市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2.0等。据悉,该平台2.0聚合并统筹纳管运营商、云厂商、第三方服务商等空闲算力,以更低成本、更普惠化的算力资源和服务,支撑各类企业、开源社区以及个人开发者的研究、探索、实践,让算力不再是发展的瓶颈,而成为创新发展的引擎。
此外,无问芯穹发布了全规模ai效能跃升方案,并正式推出三大核心产品:无穹ai云、无界智算平台与无垠终端智能。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说:“无问芯穹希望通过提供‘打包式’的产品服务能力,在单卡至十万卡算力的全规模软硬件场景中,让每一份算力,都能释放最大的智慧潜能。”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接下来要推动算力和ai双向赋能,依托“华彩杯”“新绿杯”等平台,组织开展算力赋能人工智能创新场景遴选,推动算力在城市治理、工业、教育科研、金融、医疗、机器人(17.430,0.40,2.35%)、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形成算力创新应用案例超过20个。同时,上海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聚焦智能体算力与网络协同,算力中心智慧化运营,算力网络灵活调度,算力服务弹性化接入、算力故障的预测性维护等场景,形成不少于5个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