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清朝末年,大刀王五刺杀慈禧太后失败,被大内侍卫打了一掌,身受内伤,急需人参治病,

清朝末年,大刀王五刺杀慈禧太后失败,被大内侍卫打了一掌,身受内伤,急需人参治病,危在旦夕。可慈禧已下令没收京城所有人参,没想到一只小狗却救了王五的命。 王五,那可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河北沧州出来的,穷苦人家孩子,可天生是块练武的料。在北京前门外开了个源顺镖局,靠着“义”字当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那把一百多斤重的大刀,可不是摆设,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名声。 王五这人,就好结交两种人:一种是江湖好汉,另一种就是有血性的读书人。谭嗣同,就是后者。 谭嗣同是谁?“戊戌六君子”之一,一个满脑子想着变法救国的热血青年。他跟王五,一个文,一个武,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却成了性命相交的铁哥们。王五佩服谭嗣同的见识和胆魄,谭嗣同欣赏王五的侠义和功夫。据说,王五还主动当起了谭嗣同的保镖,护他周全。 可惜啊,1898年那场“戊戌变法”,一百多天就黄了。谭嗣同被抓,王五急得火烧眉毛,到处托关系,联络江湖好手,准备来个劫法场。 可谭嗣同拒绝了。他对前来搭救的王五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898年9月28日,菜市口,谭嗣同引颈就戮。王五就在人群里,眼睁睁看着兄弟人头落地,他没哭,但那双眼睛,估计比刀还冷。 事后,王五冒着天大的风险,把谭嗣同的尸身给收了回来,送回湖南老家安葬。这事儿在当时,简直是往枪口上撞,可王五就这么干了。 从那一刻起,王五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对慈禧和那些顽固派恨之入骨的种子。他觉得,就是这个老太太,断送了中国的一线生机,害死了他最好的兄弟。这个仇,必须报。 这之后,民间就传出了一个特别玄乎的故事。 说王五为了报仇,花了很长时间,天天在紫禁城外围溜达,把宫里侍卫换班的规律、巡逻的路线,摸得一清二楚。 终于,他等来了一个机会。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王五身穿夜行衣,悄无声息地翻进了皇城。他躲开了一队又一队的巡逻兵,直奔慈禧常住的储秀宫。 眼看就要得手,意外发生了。一个功夫极高的大内侍卫发现了他。两人一交手,对方势大力沉,一掌结结实实地印在了王五的后心。王五当场就是一口血喷出来,内脏肯定是受了重伤。 宫里瞬间炸了锅,火把通明,人声鼎沸。王五知道不能再待下去,他强忍着剧痛,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逃出了紫禁城。 可要命的是,慈禧遇刺后暴跳如雷,下了一道死命令:全城搜缴人参,一片都不能流到宫外。这不明摆着要断了王五的生路吗? 就在王五感觉自己快要凉了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从旁边草垛里,钻出了一只不起眼的小花狗。那狗不叫也不闹,就那么跑到王五跟前,嘴里还叼着个东西。王五眯着眼一看,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小狗嘴里叼着的,竟然是一根还带着泥土的小人参! 小狗把人参放在王五手边,还用头蹭了蹭他,像是在安慰他。 王五当时也顾不上想那么多了,求生的本能让他抓起人参就往嘴里塞。那带着土腥味的人参,嚼碎了咽下肚,没过一会儿,他就觉得一股热流从丹田升起,原本翻江倒海的内脏,似乎都安稳了不少。 他靠着这根“救命参”,硬是挺了过来,后来慢慢养好了伤。 这故事也太神了,跟小说似的。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历史说书人”,我得跟大伙交个底:关于王五刺杀慈禧这段,正史上没有任何记载。 这更像是一个在民间流传,寄托了老百姓爱憎分明的传奇故事。一个民间侠客,单枪匹马闯皇宫,要去刺杀最高统治者,这多解气啊!老百姓太需要这样的英雄了。 那只小狗,更像是神来之笔,代表着一种“天不绝英雄”的美好愿望。 关于这人参的来历,还有另一个稍微“接地气”点的说法。说王五有个朋友是太医,他进宫拿药的时候,偷偷在人参上撒了自家小狗能识别气味的药粉。后来这批人参因为“受潮”被清出宫外变卖,太医就让自家小狗去给找了回来。 但不管哪个版本,都说明了王五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那么,历史上的王五,在谭嗣同死后,到底做了什么呢? 他没有去刺杀慈禧,但他用自己的方式继续战斗。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王五没有逃跑。他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加入了义和团,正面对抗洋人。在北京前门外,他手持大刀,砍翻了好几个洋兵,打出了中国人的血性。 后来,还是远在天津的霍元甲听闻此事,连夜赶到北京,趁着夜色将王五的头颅偷下,才让这位英雄得以全尸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