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不装了?中企接盘长和巴拿马港口计划刚浮出,巴拿马就定罪要收运营权。   2025

不装了?中企接盘长和巴拿马港口计划刚浮出,巴拿马就定罪要收运营权。   2025年7月31日,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总统府放出话:要是最高法院判长和集团的港口合同无效,政府就直接收回运河边上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改成公私合营。   这事儿离长和宣布拉中资入股才过了三天,国际资本圈简直炸开了锅。   还是得提下缘由,2025年3月长和集团的全球港口大甩卖说起。李嘉诚把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开价228亿美元。   本来挺正常的商业买卖,可巴拿马运河那俩港口成了烫手山芋。这俩港口管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中国商船每年从这儿过的占21%。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一看不对劲,3月28号直接启动反垄断审查,明确要求中企必须有运河港口的否决权,不然交易免谈。   后面长和突然说要改交易结构,拉中远海运这些中国企业入伙,持股至少30%还得有否决权。   本以为这是给中国监管面子,结果第二天巴拿马总审计长就跳出来告状,说长和2021年续约合同“程序有问题”,要求法院判合同无效。这波操作比电视剧还刺激。   巴拿马政府突然发难,其实早有苗头。2025年2月,巴拿马前脚退出中国“一带一路”,后脚就跟美国签了安全协议,专门强调要“保卫运河”。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4月访巴的时候,双方又加强了军事合作,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给后面的动作铺路。   从法律上看,巴拿马的指控站不住脚。长和子公司巴拿马港口公司(PPC)从1997年开始运营,投了超过17亿美元,远远超过合同要求的1.5亿美元,巴拿马审计署还查了四次都没问题。   国际法专家都说,巴拿马单方面撕毁合同可能违反《能源宪章条约》,要是仲裁输了,得赔至少15亿美元。说白了,就是拿法律当幌子,干政治博弈的事儿。   从巴拿马国内看,穆利诺政府这招儿也有转移矛盾的嫌疑。历史上巴拿马因为腐败和政策反复闹过不少抗议,这会儿收回港口,说不定是想刷刷支持率。   可这么干,巴拿马的国际信誉可就砸了,以后外资谁还敢来?   而且巴拿马这事儿还被国际打上了“双标”。毕竟以前美国老拿“国家安全”当借口干预商业交易,现在巴拿马学这一套,却忘了自己作为主权国家得守国际契约。   这种把法律当工具的做法,不光坏了国际投资环境,小国在大国之间的议价能力也跟着打折。   中国的应对可不仅仅是防御,而是主动出击。   2025年5月,秘鲁钱凯港集装箱码头开工,通过两洋铁路能把中美贸易航程缩短20天。   同时,中国和巴西的两洋铁路谈判也有了实质进展,预计2027年部分通车,到时候南美大陆的物流动脉就打通了。   这种“双线并行”的策略,既解了燃眉之急,又为长期战略自主打下了基础。   中国的多维策略展示了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智慧和韧性,而巴拿马的选择,也给小国在大国夹缝中生存提了个醒。这场博弈的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贸易和国际关系的走向。   巴尔博亚港的起重机还在昼夜不停地干活儿,但这场持续半年的博弈,已经悄悄改变了全球贸易版图。   当巴拿马在美国压力下选择“主权优先”的时候,他们可能没想到,中国早就用秘鲁的港口、巴西的铁路和远洋的船队,织了一张更结实的物流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真正的赢家不是占了某个港口的资本,而是能掌握战略主动权的国家智慧。 信息来源:财经杂志:巴拿马港口运营权或被当地政府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