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当一男子得知毛主席逝世后,当即便拿起了剪刀直接冲向了毛主席的房间,当他来到毛主席的身旁后,虽然一滴泪都没有掉落,可接下来的一个细微举动,却让毛主席身旁的所有人都泪流满面,这个人究竟是谁? 周福明1935年出生在江苏扬州,那地方的手工刀具特别有名,尤其是厨刀、剪刀和理发刀。他从小就接触这些东西,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靠手工维持生计,他就跟着当地师傅学理发。每天一早起来练基本功,手里剪刀翻飞,渐渐掌握了窍门。二十岁出头,他在杭州干理发这行,手艺越来越稳,客人常夸他剪得准。1959年,他被评为杭州市青年标兵,那是个不小的认可。同年12月26日,毛主席在杭州过生日,原定的理发员病了,组织上挑中他。他带上工具去服务,毛主席对他挺满意,还问了问他的家庭情况。从那以后,他的人生转了个弯。 1960年,周福明调到北京中南海,当毛主席的专职理发员和卫士。他带了些简单行李,住进一间小屋,从此开始了17年的陪伴。他不光负责理发,还管一些日常事,比如送笔、研墨、沏茶、整理衣物啥的。毛主席看书时,他不打扰,就安静干活。他观察毛主席的习惯,总结出理发经验,比如保持固定发型,不轻易改动。17年间,他理发上千次,从没出过岔子。这份工作让他觉得责任重大,也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做事细心、注重细节。 周福明第一次给毛主席理发时,毛主席问他叫啥,家在哪,他边工作边简单答了。毛主席还邀他一起游泳,他游了狗刨式,跟了会儿。这次经历让他更融入团队。后来,他随毛主席外出,也管生活管理。毛主席晚年身体不好,他还帮忙调整姿势啥的。总之,这17年让他从一个普通理发员变成贴身工作人员,积累了不少经验。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周福明听到消息后,马上申请最后一次理发。他为毛主席整理遗容,花了几个小时修剪头发、刮胡子、净面。因为身体已僵,他调整各种姿势完成。别人看着都哭了,他没哭,但专注地完成了任务。这次理发是他人生的一个节点,体现了他的专业和情感。 周福明知道毛主席头发几个月没好好剪,护士只简单处理过。他用热毛巾敷头,用篦子刮净,确保一切整齐。整个过程他没停手,别人泪流不止。这举动没啥花哨,就是他的本职工作,却触动人心。事后,他觉得这把剪刀承载太多,从此不再用它给别人理发。 毛主席逝世后,周福明调到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办公室,干文件整理的活儿。他适应了新岗位,整天跟文书打交道。后来,他负责管理中南海毛主席故居,那地方他熟门熟路。他每天去维护,整理书架啥的,还带访客参观,讲讲当年的情况。1996年,他从办公室退休,但没断联系故居的工作。每到纪念日,他回去跟老同事聊聊过去。 退休后,周福明住在北京普通小区,生活低调。他健康渐差,但坚持散步。2022年4月4日,他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亲友出席。他的遗物里,那把剪刀被保存好,成了他一生的象征。这辈子,他从扬州小伙到中南海工作人员,靠的就是手艺和责任心。 周福明的故事接地气,就跟咱们身边那些默默干活的人一样。他没啥大场面,就是凭本事一步步走来。17年陪伴,教人啥叫坚持和细心。毛主席晚年他还在身边,帮着管琐事,这份经历让他晚年总回忆过去。去世时安静,家人陪着,挺平静的。
猜你喜欢
63年接到总政的专题报告后,毛主席震怒:把哈军工的学员名单给我“1963年4月
2025-08-06
神秘符文启灵
毛主席的四个“未解之谜”: 第一,中年得“痣” 以前有一部电视剧《恰同学
2025-07-24
另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