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巴基斯坦和美国联合开发大油田而不是和我国。如果这次俾路支人没来破坏,是不是就可以

巴基斯坦和美国联合开发大油田而不是和我国。如果这次俾路支人没来破坏,是不是就可以证明俾路支恐怖分子的背后金主是美国以色列印度?     美国此次介入巴基斯坦能源领域绝非单纯的商业行为,俾路支省不仅是巴基斯坦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更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区域,且中国在此地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心血。   美国选择直接切入这一地带,被广泛视为对中国区域影响力的对冲,特朗普甚至在声明中暗示,未来巴基斯坦可能向印度出口石油。   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想拉拢中国周边国家,然后围困,然而巴基斯坦的石油储量并不像特朗普宣称的那样“庞大”,根据国际能源数据,巴基斯坦已探明石油储量全球排名50位开外。   早些年埃克森美孚曾耗巨资在巴基斯坦钻探过,最终一无所获,美国此次高调宣布合作,更像是一场地质豪赌,真正的目标可能是通过经济绑定,拉拢巴基斯坦远离中国。     过去十年,俾路支分离主义武装(如BLA)频繁袭击中资项目,瓜达尔港、能源管道均成为目标。   仅2024年,俾路支省就发生了近50起针对能源设施的袭击,然而这次美巴石油协议签署后,俾路支武装至今未采取大规模破坏行动,这一反常现象引发猜测,如果美国项目未遭袭击,是否证明过去针对中国项目的袭击背后有第三方势力操控?     事实上,印度长期被巴基斯坦指控资助俾路支分离势力,2025年5月,印度向国际反洗钱组织FATF提交证据,指控巴基斯坦政府资助恐怖主义,而巴基斯坦则反指印度通过阿富汗情报网络支持BLA和TTP(巴基斯坦塔利班)在俾路支省的活动。   更耐人寻味的是,阿富汗塔利班虽与ISIS交战,却仍被联合国报告指出为TTP提供武器和训练,而TTP又与俾路支武装存在战术合作,这种复杂的代理关系让外界怀疑,某些国家是否在利用非国家行为体破坏中巴合作。     而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立场一直存在双重标准,例如特朗普政府曾将伊朗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却对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与极端组织的关联保持沉默。   此次美巴石油合作,美国企业将直接进入俾路支省,而该地区安全形势严峻,若美军或私营安保公司介入,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   但若美国项目“奇迹般”未受袭击,国际社会难免质疑,是否某些势力在选择性纵容暴力?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政府也在走钢丝,尽管与美国签署协议,巴总理谢里夫仍强调“巴中关系是外交基石”,军方同日在北京验收歼-35A战机。   如果美巴石油项目真的未遭袭击,确实会引发合理质疑,过去针对中国项目的破坏是否带有政治目的?   但直接断言“美国、以色列、印度是幕后金主”仍缺乏确凿证据,更可能的解释是,某些势力在利用地区矛盾,而巴基斯坦则被迫在大国博弈中寻求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