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脸都不要!上海,一女子照顾舅舅28年,为感谢她的付出,老人生前将名下的房产留给她,不料,后面当亲生女儿得知后,就突然跳出来争房产,因此双方闹上了法庭,而法院这样判了。 据纵览新闻8月3日报道,都说“养儿防老”,可现实往往让人大跌眼镜。 王达,一个90多岁的老人,早年丧偶,一直一个人生活。 他有个亲生女儿叫王小晓,还有个外甥女周小冬。 早在28年前,周小冬从外地来到上海投奔舅舅,一边打拼,一边也顺便帮着王达的生意。 时间久了,俩人感情也越来越深。 后来王达年纪大了,身体慢慢不行了,需要人照顾。 可王小晓这个亲闺女却很少露面,对老父亲不咋上心。 反倒是周小冬,一直不离不弃,帮王达洗衣做饭、照顾生病,啥都管,一照顾就是28年,邻里街坊都看在眼里,居委会也能作证,老王头的晚年日子,几乎都是靠外甥女撑起来的。 王达在浦东有套房子,早在2001年就登记在他和外孙女的名下,各占一半。 虽然房子写了俩人的名字,但一直是王达和周小冬一家在住。 到了2009年,王达立下了一份公证遗嘱,说得很明白:自己名下那一半房产,将来就留给周小冬。 2020年,王达去世了。 按说有了遗嘱,这事就算板上钉钉了。 结果亲生女儿王小晓和外孙女高梅梅却不干了,说遗嘱不算数,还把周小冬告上了法庭。 她们的理由是:没证据说明周小冬在老人生前60天内明确表示接受遗赠,那就等于她自动放弃了。 周小冬当时气得不轻,自己伺候舅舅几十年,换来的却是被质疑。 她赶紧拿出证据:王达去世后不到两周,她丈夫就把遗嘱照片发给了高梅梅。 房产证她也一直保管着没交出去,还多次当着亲戚邻居的面说这房子是舅舅留给她的,这不就是明确接受遗赠的意思嘛? 但一审法院不这么看,说现有证据不够明确,周小冬的“接受遗赠”不算数。 于是判决:王达那一半房产归王小晓继承。不过也考虑到周小冬确实尽了大部分照顾义务,所以也给她分了一半。 可这结果双方都不服,于是一起上诉到上海市一中院。 二审法院的观点更灵活了些,认为“接受遗赠”的方式不能死板,只要表达得够清楚,不管是口头的、书面的,还是行为上的,都可以认定有效。 考虑到周小冬发遗嘱照片、保管房产证的行为,再结合亲戚的证词,法院最终判定:周小冬确实表达了接受遗赠的意思,于是判决王达那一半房产全归她。 这事一出,网上炸锅了。 有网友说,周小冬照顾老人28年,舅舅把房子留给她理所应当,也有人吐槽王小晓,自己不管不问,现在还跑来争财产,说不过去。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纵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