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1941年,党组织给肖林1000美元,让他去做生意,只有一个要求:“组织什么时候

1941年,党组织给肖林1000美元,让他去做生意,只有一个要求:“组织什么时候要钱必须给,要多少就给多少!”没有想到他的做法让所有人都没有意料到。   “这是我今年赚的5000元美元,现在全部上交党组织。”重庆江津码头一间简陋的商铺里,肖林将一叠美钞郑重地交给党组织联络员。这是他经营恒源字号第一年的全部利润。   联络员震惊地接过钱款,肖林只是平静地说:“这是党的钱,我们只是代为保管。”这个场景,开启了中共地下经济战线最传奇的篇章。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面临严重经济困难。周恩来亲自挑选肖林执行特殊任务。以1000美元启动资金经商,为党筹措经费。肖林和他的妻子王敏卿相中了重庆江津码头的一处铺面,将其租了下来。他们精心打造了一块写着“恒源”字号的招牌挂了上去,由此开启了创业之路,最初主要从事土纱和食糖的贩运生意。   他们白天做生意,晚上睡仓库。肖林亲自扛货,王敏卿负责记账。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他们很快发现五金器材的商机。1943年囤积的一批五金,在战后价格暴涨时获利20倍。到1945年,已发展出覆盖金融、贸易、运输的商业网络。   随着业务扩大,风险与日俱增。1946年,因资助学生运动,肖林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一次突击搜查中,他临危不乱,将重要账本藏进灶台,黄金埋在咸菜缸里。妻子王敏卿被捕后,面对严刑拷打始终坚称:“我就是个普通会计。”   最危急时刻,肖林仍坚持完成党的资金任务。1948年上海工人运动期间,他一次性提供3亿元法币。有同志劝他留些备用金,他说:“党的需要就是最高指令。”   1949年上海解放,肖林立即清算资产:累计为党提供经费折合黄金12万两,固定资产超1000万美元。上交全部财产时,组织建议他留些安家费,他摇头拒绝,只留下三块曾用来测试银元纯度的试金石。   此后的肖林,历任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长等职,始终住在单位分配的老房子里。1997年,他将珍藏半世纪的三块银元捐给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   肖林的故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具启示意义。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真正的财富不是银行卡上的数字,而是无愧于心的信仰。在当代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奋斗,都要时刻铭记最初的理想与信念。面对利益诱惑时,必须守住道德底线,将个人追求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在服务国家和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   从1000美元到千万资产,肖林创造的不仅是商业奇迹,更是一座精神丰碑。当我们在股市、楼市中追逐收益时,不妨想想这位不留一文的共产党员,这才是永不贬值的硬通货。          信息来源: 重庆政协报|2023-04-12 《人物 两袖清风的红色资本家——肖林》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评论列表

Sun
Sun 4
2025-08-05 16:03
不理解,我也绝对做不到,但万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