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宣布了!7月26日,总统米莱宣布永久下调牛肉、家禽肉、玉米、高粱、葵花子、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预扣税!甚至直接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尤其是中国的进口。 阿根廷总统米莱,最近在一个农业展上直接放话:永久下调农产品出口税!范围包括牛肉、家禽、玉米、高粱、大豆、葵花子,还有大豆的副产品,基本把他们家的“拳头货”全给降了。 具体怎么降呢? 牛肉、鸡肉的出口税从6.75%砍到了5%,玉米、高粱从12%降到了9.5%,葵花子从7.5%减到5.5%,最狠的是大豆,从33%降到26%; 豆粕、豆油那些副产品也从31%下调到了24.5%。 这力度,可以说是“下血本”了! 为啥阿根廷要这么干? 他们国家一直靠农业出口挣外汇,但以前税收太高,农民积极性不高,东西卖不出去,国家也挣不到钱。 现在降税了,农民能多赚点,出口量自然会上来,也算是米莱兑现竞选时“农业救国”的承诺了。 那咱中国人关心的是:这事儿跟我有啥关系? 别说,关系还真不小。 首先是吃的便宜了!中国是阿根廷农产品的大客户,尤其是牛肉。 2023年他们出口了超24亿美元的牛肉,一半以上都卖给了中国。 现在税一降,成本下来了,进口价格自然也可能随之下降。 以后去超市、火锅店,说不定能用更实惠的价格吃上正宗阿根廷牛肉,牛排、清汤锅、麻辣锅,全都安排上! 其次是养殖成本可能也能降点。 阿根廷是全球大豆出口一哥,这次大豆和豆粕降税,对咱们饲料厂商来说是个好消息。 豆粕可是做饲料的重要原料,价格一降,养猪、养鸡、养鱼的成本都有望跟着下来,最终肉蛋奶的价格也可能更亲民。 听起来是不是全是好事?但别急,事情没那么简单。 如果阿根廷农产品大量进来,咱国内的牛肉养殖户和种大豆的农民可能就得“压力山大”了。 人家进口货便宜又好,本地农民的产品要是卖不出去,生计就成问题了。 现在中国其实已经对进口牛肉启动了“保障措施调查”,简单说就是要看看是不是对国内产业造成了伤害,所以未来会不会限制进口,还得看政策怎么走。 从全球来看,这次阿根廷的“放价操作”,对其他农业出口大国也是个不小的冲击。 美国、巴西这些同行,估计也得琢磨对策,毕竟谁也不想让阿根廷一家独美。 一方面,消费者和下游企业可能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国内相关产业面临一定挑战。 信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