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1913年,37岁的大内总管小德张对自己的主子五格格表白:“韫馨,你嫁给我吧,我

1913年,37岁的大内总管小德张对自己的主子五格格表白:“韫馨,你嫁给我吧,我可保你富贵。”五格格却怒斥道:“滚。”谁能料到,清廷亡了以后,小德张所说的的富贵是多么的奢侈。 故事得从1913年说起。那时候,大清刚亡了一年多,但紫禁城里头还住着一群旧主人,靠着《清室优待条件》过日子。听着是“优待”,其实跟圈养差不多,昔日的威风,全成了过眼云烟。 就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当时宫里最有权势的太监,大内总管小德张,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一个太监,竟然向自己的旧主子——庆亲王奕劻家的五格格爱新觉罗韫馨提亲。 小德张,本名张兰德,宫里人称“小德张”,那可是个狠角色。慈禧太后晚年,他陪着;隆裕太后垂帘听政,他傍着。可以说,他是清末最后二十年皇宫里,除了皇帝太后,最有实权的“男人”。他跟五格格说:“韫馨,你嫁给我吧,我可保你富贵。” 这话要是放十年前,小德张敢说半个字,脑袋早就搬家了。可现在是1913年,时代变了。小德张看得清清楚楚,大清这艘船,早就沉了。他自己呢?早就在宫外置办了大量房产、田地,开了当铺、绸缎庄,手里攥着的是真金白银。他看透了,未来的世道,谁有钱,谁才是爷。 可五格格听完这话,什么反应?史料上记载,她气得满脸通红,直接怒斥道:“滚!” 一个“滚”字,掷地有声。在五格格看来,这是奇耻大辱。我,爱新觉罗家的金枝玉叶,血液里流淌的是几百年的高贵,怎么可能嫁给你一个伺候人的奴才?哪怕你再有钱,你也是个残缺不全的阉人。这是她作为皇族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尊严。 小德张被拒后,倒也光棍,拿着从宫里带出来的万贯家财,跑到天津当起了寓公。他在英租界盖豪宅,娶了四个老婆(都是形式上的),开戏院、办浴池,投资各种实业,成了天津卫响当当的富商。人家出门坐的是小汽车,家里使的是洋玩意儿,日子过得比在宫里还舒坦。1957年,71岁的他寿终正寝,算是善终。 她的命运,就像是整个没落贵族阶层的缩影。她后来遵从父母之命,嫁给了前清大臣之子完颜万嘉熙,也算是门当户对。但这份“门当户对”,在时代的洪流里,脆弱得像一张纸。 先是《清室优待条件》被废除,溥仪被赶出紫禁城,这些王孙贵胄的“皇粮”断了。家底再厚,也经不住坐吃山空。为了维持体面,他们开始变卖家产,从古董字画到房产地契。卖到最后,无产可卖,就只能放下身段,自谋生路。 五格格韫馨还算是不错的,她读过书,有点文化,后来去当了一名护士。你想想,一个从小被人伺候的格格,反过来去伺候别人,这里面的心理落差有多大。虽然也算自食其力,但跟小德张承诺的“富贵”,那真是天差地别。更多的“爷”和“格格”们,连一技之长都没有,抽大烟、拉洋车、卖苦力,甚至沦为乞丐的,史不绝书。 那时候的大厂中层,就像五格格,他所依赖的“富贵”,是平台赋予的,是那个“旧王朝”的余晖。 他相信的是组织的稳定性和自己的头衔。而那个程序员,就像小德张,他早就看透了,真正的保障,不是来自外部的,而是来自自身的技能和对新世界的适应能力。 小德张的“富贵”,本质上是一种“现金流思维”。他不在乎虚名,他要的是能持续产生价值和财富的“活水”。而五格格的“尊严”,本质上是一种“资产思维”,她守着的是祖上留下来的、正在不断贬值的“固定资产”——血统和身份。 在过去,资产思维或许还能管用几十年。但在今天这个加速变化的时代,任何固化的“资产”,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某个特定的技能,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 真正能让你穿越周期的,是你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是你不断学习、不断迭代、不断适应新环境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