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社头条)IBM近日发布的《2025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显示,当前AI应用的推进速度远快于其安全治理体系的建设。该报告首次针对AI系统的安全防护、治理机制及访问控制展开研究,尽管遭遇AI相关安全漏洞的机构在调研样本中占比不高,一个既定事实是:AI已成为高价值、低门槛的网络攻击目标。
报告显示,13%的受访企业报告了AI模型或应用的安全漏洞,另有8%表示不确定是否遭遇过此类事件;在遭遇AI安全漏洞的企业中,绝大部分(97%)尚未部署AI访问控制机制;由此导致60%的AI安全事件造成数据泄露,31%引发业务中断。16%的数据泄露事件都涉及AI工具的使用。此外,在安全运营中广泛采用AI与自动化技术的企业,其数据泄露损失平均减少190万美元,且处理周期平均减少80天。
该报告数据来源于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全球600家机构遭遇的数据泄露事件。全球数据泄露平均成本降至444万美元,为五年来首次下降,而美国企业的平均泄露成本却创下1022万美元的新高。全球平均泄露处理周期(含服务恢复的漏洞识别与控制时间)缩短至241天,较上年减少17天。尽管医疗行业的数据泄露成本较2024年下降235万美元,其742万美元的平均损失仍在调研的所有行业中居首。2025年计划在数据泄露后增加安全投入的企业比例显著下降,从2024年的63%降至49%。而在计划追加投入的企业中,关注AI驱动的安全方案或服务的机构不足半数。
阅读全文:IBM调研报告:13%的企业曾遭遇AI模型或AI应用的安全漏洞,绝大多数缺乏完善的访问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