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林晓是暨南大学的大三学生,也是这次粤港澳青年盛夏全运嘉年华“星途组”的成员。 她

林晓是暨南大学的大三学生,也是这次粤港澳青年盛夏全运嘉年华“星途组”的成员。 她们队拿了“全运速达”接力赛冠军,她跑最后一棒时,看台上的企业青年和市民喊得很响。 后来她数了数,现场有300多大学生、200多企业青年,还有上千市民。 她有点好奇,为什么一场为全运会预热的活动,能聚起这么多人? 答案在活动的设计里。 嘉年华设置了五项融合体育与趣味的全运主题挑战,用大学生与企业青年跨界组队的模式,近20支队伍参赛,把校园活力和职场经验凑到一起。 面向市民的“趣动南沙 全运微挑战”更接地气,知识问答、运动模仿让普通人也能参与。 还有南沙区大学生联合会,当天就有近500名大学生报名,因为能帮他们展示自我、找工作。 同步启动的全域旅游转场大赛,作为国家级赛事的实践分赛,让青年用镜头记录家乡,后续还有专场招聘会,形成“赛事-传播-就业”闭环。 这些数据背后,是南沙在接住青年的需求。 团南沙区委说下一步要推进1731工作计划,用2025年大学生月做抓手,其实就是想把交流、展示、就业的平台搭实。 林晓后来报名了大学生联合会,她说,不是活动有多特别,是这些平台刚好懂年轻人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