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乌克兰正式宣布了!8月3日晚,乌军无人机突袭克里米亚萨基空军基地,这里可是俄军黑

乌克兰正式宣布了!8月3日晚,乌军无人机突袭克里米亚萨基空军基地,这里可是俄军黑海方向的“空中命门”,驻扎着战斗机、轰炸机和大量弹药,乌方宣称“战果辉煌”:1架苏-30SM战机被“摧毁”,1架受损,3架苏-24战机“中招”,连航空弹药库都被炸了,俄方则轻描淡写,只承认“防空系统击落数架无人机”,基地“轻微受损”。 萨基空军基地不是普通机场,它位于克里米亚西部,离乌克兰南部海岸线不到200公里,是俄军在黑海方向的“战略支点”,这里驻扎着俄空天军的精锐部队:苏-30SM是多功能战斗机,能空战、对地打击。   苏-24是“炸弹卡车”,专搞对地轰炸,更关键的是,基地里堆着大量航空弹药,包括精确制导炸弹和反舰导弹,这些可是俄军封锁黑海、打击乌军港口的关键装备。   乌军选这里下手,逻辑很清楚:打掉战机,能削弱俄军空中优势;炸了弹药库,能让俄军“断粮”;更妙的是,萨基基地离乌克兰近,无人机飞过去不用加油,操作难度低。   这招就像“用弹弓打玻璃”,虽然伤不了筋骨,但能恶心人,还能刷存在感。   乌军用无人机打克里米亚,早不是新鲜事,去年8月,乌军就用无人机炸了塞瓦斯托波尔的俄黑海舰队总部,今年5月,又炸了克里米亚的俄军油库,但这次萨基基地突袭,乌军明显“升级”了——不再是“撒网式”乱炸,而是“精准点穴”。   从战术看,乌军可能用了“蜂群战术”:多架无人机同时出动,一部分吸引俄军防空火力,另一部分直扑目标,更关键的是,乌军可能掌握了俄军防空系统的“盲区”,克里米亚面积大,俄军防空雷达覆盖有限,低空飞行的无人机容易“钻空子”。   再加上乌军可能用了北约提供的情报支持,无人机才能精准找到战机和弹药库的位置。   俄方对萨基基地的损失“轻描淡写”,但外媒拍到的现场照片显示:至少一架苏-24被炸得面目全非,弹药库爆炸腾起的蘑菇云几十公里外都能看见,这说明乌军无人机确实“得手”了。   问题来了:俄军在克里米亚部署了S-400防空系统,号称能拦截380公里内的目标,怎么连无人机都防不住?可能的解释有三个:一是无人机飞得低,雷达难发现。   二是俄军防空系统“顾此失彼”,既要防乌克兰的导弹,又要防北约的侦察机,分身乏术;三是俄军可能“故意放水”,克里米亚是敏感地区,俄方不想承认“被打疼”,否则会显得“虚弱”。 说实话,乌军这次突袭,战果可能没他们吹得那么夸张,但背后的趋势更值得关注,无人机正在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   它便宜、灵活、可消耗,对乌军来说,无人机是“以弱胜强”的利器,打不过俄军坦克大炮,就用无人机“偷家”,对俄军来说,无人机是“防不胜防”的麻烦,防空系统再强,也难做到“无死角”。   更关键的是,这场“无人机战争”没赢家,克里米亚的居民提心吊胆,俄乌双方的士兵疲于奔命,连欧洲的能源市场都跟着波动。   说到底,战争没有“精准打击”,只有“两败俱伤”,希望萨基基地的爆炸声,能早点变成谈判桌上的妥协声,毕竟和平比“战果”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