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有一个怪事,当北约三十多个国家忙着给乌克兰送飞机、导弹、坦克这些武器时,俄罗斯那边唯一站出来支援炮弹的,竟然好像只有中国的邻居朝鲜。 俄乌战争打了这么久,北约那些国家像赶着过年送礼一样给乌克兰塞武器,飞机坦克导弹流水似的往基辅运,三十多个国家凑在一起比着谁送的家伙更先进。反观俄罗斯这边,能搭把手递点炮弹的,掰着手指头数,还真就只有朝鲜这个中国邻居。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其实掰开了看,全是盘根错节的老关系和实打实的利益算计在里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上炮火连天的时候,苏联就把朝鲜当成自家人护着。那会儿斯大林大手一挥,给朝鲜送了几百架米格战斗机,上千门火炮,连坦克都拉过去好几百辆,硬生生帮着朝鲜把空军从零拉扯成能和美军叫板的队伍。后来双方签的同盟条约更实在,白纸黑字写着只要一方被欺负,另一方就得拎家伙上,这种铁关系可不是随便签着玩的。苏联解体那阵子,俄罗斯自顾不暇,跟朝鲜的联系淡了点,但骨子里那点情分还在。这就跟老邻居似的,平时各过各的,真遇上事了还是会互相惦记。 这几年俄罗斯被西方挤兑得厉害,北约东扩都快怼到家门口了,急着找几个能说上话的朋友。朝鲜这边呢,常年被美韩军演围着,也想找个靠山壮壮胆。2023年6月普京跑到平壤,跟金正恩坐在一块儿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说白了就是把当年的老同盟关系换了个新马甲,里面的门道一点没少——照样是“你挨揍我帮忙”的条款。这纸条约一签,等于给双方的军事合作开了绿灯,朝鲜再给俄罗斯送炮弹,就不是私下帮忙,而是光明正大的“履行条约义务”了。 别小看朝鲜的炮弹产能,这国家几十年憋着一股劲搞军工,光火炮工厂就有七八家,每年造的炮弹能堆成山。而且他们造的炮弹口径跟俄罗斯的老炮特别对脾气,比如122毫米榴弹炮炮弹、152毫米加农炮炮弹,都是俄军现在急缺的型号。去年冬天有卫星拍到,朝鲜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火车一趟接一趟,车厢里盖着帆布的玩意儿,轮廓跟炮弹箱一模一样。美国那边的情报部门后来咋咋呼呼说,光是2023年下半年,朝鲜就给俄罗斯送了至少50万发炮弹,这数量够俄军在顿巴斯前线轰上小半年的。 俄罗斯这边也不白拿,去年年底开始,俄罗斯往朝鲜运粮食的船就没断过,三个月内送了差不多30万吨小麦,正好解了朝鲜的燃眉之急。还有俄罗斯的石油,以前对朝鲜卡得挺严,现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通过远东的管道悄悄多输了不少。这种你来我往的实惠,可比那些虚头巴脑的“友谊万岁”实在多了。 再看其他国家,不是不想帮,是真不敢。中国这边一直说要中立,忙着给两边递台阶劝和,自然不能明着送武器。伊朗倒是偷偷给过俄罗斯一些无人机,但数量少得可怜,跟朝鲜这几十万发炮弹比起来,简直是小打小闹。至于那些中亚国家,早就被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捏着脖子,想帮忙又怕被西方制裁,只能暗地里递个眼色,真要拿出实际行动,一个个都跟鹌鹑似的缩着脖子。 朝鲜就没这顾虑,反正早就被西方制裁得底朝天,多一项少一项也不差啥。去年联合国想给朝鲜再加制裁,俄罗斯直接在安理会投了反对票,等于帮朝鲜挡了一刀。现在俄罗斯需要炮弹,朝鲜顺手递过去,既还了人情,又能从俄罗斯换点能源和粮食,顺带还能在国际上露露脸,告诉大家自己不是好惹的,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换谁都乐意干。 说起来还有个挺逗的事儿,朝鲜送的炮弹里,有不少是上世纪80年代苏联援助的生产线造的,等于当年苏联给的技术,现在绕了一圈又以炮弹的形式帮了俄罗斯。这种历史的巧合,说起来都让人觉得有点魔幻。而且朝鲜的炮弹虽然技术不算最先进,但胜在量大管饱,俄军前线的士兵用着都说顺手,毕竟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东西,闭着眼睛都能装炮膛里。 俄罗斯也投桃报李,今年年初有消息说,他们给朝鲜送了几套S-400防空系统的技术资料,帮着朝鲜升级自家的防空网。这种技术交换,比单纯送点炮弹更实在,等于帮朝鲜提升了国防实力。美韩那边气得跳脚,却拿这俩没办法,总不能因为这点事真跟俄罗斯撕破脸,毕竟俄罗斯手里的核弹头可比朝鲜的炮弹吓人多了。 其实说到底,国家之间的交情,最终还是看利益。北约国家帮乌克兰,是为了削弱俄罗斯;朝鲜帮俄罗斯,是因为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还能借这个机会巩固自己的国际地位。这种各取所需的合作,在乱糟糟的俄乌战场上,倒成了一道挺特别的风景线。你看朝鲜这波操作,既没惹火烧身,又赚足了实惠,还顺便恶心了一把西方,论精明程度,真不比那些老牌帝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