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撑”的资格吗? 首先打仗打的是什么?说到底,打的是国力,是工业制造能力。想当年,日本确实是响当当的工业强国,但那都是老黄历了。 如今的日本,在工业、资源、军事等关键领域早已风光不再,根本没有与中国“撑”下去的资格。 先看工业制造能力。日本曾凭借汽车和半导体产业称霸全球,但如今这两大支柱都已摇摇欲坠。 在汽车领域,日本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上严重滞后,固执地押注氢能技术,结果被中国在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上远远甩在后面。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还大量出口海外,而日本汽车的全球份额却不断萎缩。 半导体方面,日本曾经是世界领先,但由于美国的打压和自身创新不足,市场份额被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抢占。虽然日本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上还有一定优势,但整体产业已失去竞争力。 反观中国,近年来在半导体自主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复旦大学等机构成功研制出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微处理器,为芯片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说说资源依赖。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高度依赖进口。能源方面,日本在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几乎停滞,转而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能源自给率极低。在战争情况下,能源供应很容易被切断,这将对日本的工业生产和社会运转造成致命打击。 而中国资源相对丰富,不仅拥有多种矿产资源,还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上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太阳能、风能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能源结构日益多元化,自给率较高,能够保障战时的能源需求。 军事能力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日本受和平宪法限制,自卫队缺乏进攻能力,主要承担防御任务。虽然近年来日本试图突破宪法约束,增加防卫预算,发展进攻性武器,但效果有限。日本自卫队人员短缺问题严重,招募率低,训练和装备更新也面临诸多困难。而且,日本的军工产业萎缩,依赖美国技术,许多武器装备需要从美国进口。 相比之下,中国近年来军事现代化成果显著,航母、五代机、导弹等先进武器不断列装,拥有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各种武器装备。中国的军事力量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具备强大的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 此外,日本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也不容乐观。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人口老龄化严重,国内市场萎缩,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因素制约了日本的长期发展潜力,也影响了其战争动员能力。而中国经济规模庞大,产业链完整,战略纵深广,能够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中国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应对各种挑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说白了如今的日本在工业、资源、军事等关键领域都已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中国拥有强大的国力、完整的产业链和自主创新能力,而日本则面临工业衰退、资源依赖、军事受限等诸多问题。 如果真的发生冲突,日本根本没有“撑”下去的资格。更何况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