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人形机器人“凌枢”在合肥首次亮相,它能做些啥?

大皖新闻讯高1.66米,体重40公斤,全身有33个关节自由度,能够完成点按开关、旋钮等精细动作……8月5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凌枢”在合肥首次亮相。这是全球首创“一脑多态”架构的跨场景集群作业人形机器人,由合肥优艾智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与优艾智合—西安交大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联合发布。

从诞生到行走只用了25天

“凌枢”是该研究院具身智能机器人矩阵“天演”系列的双足式人形机器人,此前,“天演”系列的“巡霄”机器人,曾登陆央视五四晚会。不仅可以冲咖啡、煎鸡蛋,还可以在半导体制造车间完成晶圆搬运、设备巡检等任务。

“‘巡霄’是轮式人形机器人,而我们今天发布的‘凌枢’是可以行走的人形机器人。”优艾智合机器人首席算法专家冉东来介绍,从“巡霄”到“凌枢”,首要突破的核心关卡就是直立行走。“设计‘凌枢’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让机器人掌握直立行走的技巧,这是打开更广阔应用场景的关键一步。”

人形机器人“凌枢”在合肥首次亮相

据介绍,“凌枢”从诞生到行走,只用了25天,它采用了轻量化镂空横架高承载骨骼,并仿照人体膝盖旋转的特点,采用变轴心的仿生铰链。“像婴儿学步一样,它从最开始的走不稳,到后来能够稳步走、再到小步跑。”优艾智合联合创始人赵万秋表示,虽然这个过程只花了25天,但背后是多年的技术积累。“就像教小朋友一样,我们对‘凌枢’设置了奖励惩罚机制,告诉它怎么做才是最优的,同时它也有自主学习的功能。

可承担智能巡检、精密辅料装填等工作

“‘凌枢’主要服务于工业场景,它的设计初衷并不是为了能够做出更多的‘花活’,而是能够做出更多的精细化作业。”优艾智合创始人、CEO张朝辉表示,未来,“凌枢”主要会面向高等教育场景,以及巡检运维的高危操作作业等。

比如针对半导体制造与能源行业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精准契合两大行业灵巧柔性作业的严苛要求,在半导体制造中构建起智能巡检、精密辅料装填等关键环节的能力矩阵;在能源电力行业中聚焦于复杂环境下的巡检运维等高价值场景。

发布会现场,人们和参展的机器人互动

大皖新闻记者从国先中心(合肥)了解到,今年以来,该中心已签约项目40余个,谈项目30余个,共对接机器人企业百余家。“我们在机器人的产业发展和项目招引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国先中心(合肥)产业合作部部长高燃说,合肥发展智能机器人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截至目前,合肥市集聚177家产业链企业,涵盖近20家“大小脑”企业、20家核心部组件企业、10余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及近80家配套企业,2024年实现营收324亿元。

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实习生武海迪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