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深圳楼市在传统淡季中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据深圳贝壳研究院最新统计,新房市场供应激增但成交降温,环比下降18.7%;二手房市场则量增价跌,成交环比增长5.4%。
市场分化特征凸显:新房受天气和观望情绪拖累,二手房高流通小区热度不减,租赁需求集中释放。深圳楼市仍在调整,置业者偏好高性价比与次新盘的趋势持续强化。
一、新房市场:供应放量成交回落,库存压力依旧
盘点发现,7月深圳新房市场迎来年内供应高峰,但成交受淡季影响明显降温。
具体来看,7月全市共有14个项目取得批售,新房批准预售套数达6405套,环比激增218.0%,其中住宅供应5398套,环比飙升252.6%,创下年内新高。龙华区以1923套住宅供应量领先各区,房企推盘积极性显著提升。
然而,成交端表现疲软:7月深圳新房住宅成交仅2664套,环比下降18.7%。个别项目如人才房福田安居景贤阁逆势实现“日光”,但整体去化承压。
库存压力同步上升。深圳住建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新房住宅可售房源增至27902套,去化周期延长至8.4个月。
从分区表现来看,龙岗区以636套成交量领跑,宝安(570套)和龙华(489套)紧随其后,核心区域去化相对稳健。
二、二手市场:成交稳增价格微跌,次新盘领跑热度
二手房市场在淡季中逆势上行,但价格小幅回调,凸显刚需支撑力。
数据显示,7月份全市二手房成交5624套,环比增长5.4%,其中住宅成交4656套,环比上升3.4%。与此同时,实际市场活跃度受暑假和天气影响有所回落,议价空间扩大至8.3%,成交周期延长至约200天。
价格方面,成交均价降至5298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3%,同比跌幅3.6%,主因业主心态谨慎及议价率攀升。
区域分化显著,福田区以778套住宅成交、环比增长14.6%领涨全市。
小区维度上,次新盘与超大型社区主导热度。龙岗区绿海山河里单月成交64套,位居全市榜首;福田皇御苑(24套)和宝安桃源居(23套)分列二三位。横岗、坂田等片区因次新盘集中交付,吸引大量置业者。
总结来看,7月深圳楼市分化态势凸显,新房供应放量却成交遇冷,二手房和租赁在刚需驱动下韧性凸显。次新盘如绿海山河里和超大型社区桃源居持续领跑,印证置业者对高流通率资产的偏好。当前,市场正处于“止跌回稳”关键阶段,观望情绪与库存压力并存。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宽松政策持续发力,叠加“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下半年楼市有望在分化中企稳,热点区域及高品质项目或率先回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