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哀牢山新平段开展“两爬”调查解锁生物多样性密码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简称“两爬”,对环境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日前,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展了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全面掌握区域内“两爬”生物多样性状况。

针对两栖爬行动物的活动特点,调查队员主要在夜间开展工作。他们顺着溪流往上游寻找两栖爬行动物的身影,在一处山涧中找到了当晚的第一只蛙类。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生范志康:“这是一只湍蛙,学名叫作平疣湍蛙。它生活在水质清澈、水流湍急的小溪之中,通体是绿色的,身体上会布满黑色的斑纹。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如果受到刺激,或者被人抓住的时候,它的皮肤上会分泌一种刺鼻的味道。”

在密林间,调查队员又发现了一条通体透绿的竹叶青。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生范志康:“竹叶青最主要的特点是它会有一个热感应颊窝,通过感知热量来知道猎物是否靠近。”

本次调查活动主要通过两栖爬行动物样本采集、数据分析等形式,对哀牢山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名录、种群数量、分布范围、栖息环境等数据进行更新核查,探索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生范志康:“作为我们这次考察哀牢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实体证据,带回去主要目的是对其进行局部采样,然后进行DNA测序。”

这次专项调查将有助于系统掌握哀牢山新平片区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组成、分布规律及栖息环境需求。

玉溪融媒记者:钟应生刀雪锋李云春白健杨傲然

通讯员:范美荣王勤丽

一审:董燕萍王锐

二审:侯思名

三审: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