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沙河社区,提起网格员翟悦的名字,辖区独居老人都非常熟悉,她早已成为老年人心中最温暖、最踏实的依靠。365天,无论寒暑、不分昼夜,她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细致入微的关怀,编织了一张守护独居老人身心安康的“安全网”和“连心桥”。
一本“民情账”
服务好独居老人,首先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几年来,翟悦走遍网格每一栋楼宇、敲开了每一户独居老人的家门,建立了详实的“独居老人关爱档案”。档案里不仅记录了老人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慢性病史、常用药物,还特别标注了紧急联系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甚至微小心愿。
这本不断更新的“民情账”,成为她精准服务的基石。哪位老人需要定期去医院复诊,哪位老人听力不好需要大声说话,哪位老人喜欢读书看报,她都了然于心。
一双“铁脚板”
“一日两见面”是翟悦给自己定下的硬规矩。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她每天必定要抽出时间,至少两次到独居老人家中走访或电话联系。清晨,她会看看北河湾南巷4号院87岁的王守贞老人是否起床、精神如何;傍晚,她会登门了解辖区82岁居民严北峰老人一天的饮食起居、有无困难。遇上恶劣天气,她的脚步反而更勤。暴雨天,她蹚水为行动不便的太铁路景苑小区九旬老人张汉清送去新鲜蔬菜和药品;寒潮来袭,她逐一检查老人的取暖设备是否安全,叮嘱添衣保暖。老人们常说:“看见小翟来了,心里就亮堂了,踏实了。”
一副“热心肠”
小翟对老人的关怀,早已超出了职责的范畴,融入了浓浓的情谊。她不仅是信息员、联络员,更是老人们贴心的“勤务员”和“代办员”。
在生活中,她常帮87岁老人李经雯代买米面油盐、缴纳水电费、维修小家电、调试手机电视是家常便饭。她留意老人家中食物是否新鲜,冰箱是否塞得太满或太空,及时提醒或帮助清理。她熟记八旬老人陈风英的用药时间和剂量,经常提醒按时服药。定期陪护九旬老人李东姣去医院检查,耐心帮他们解读检查报告。她还积极链接社区医疗资源,组织健康讲座、义诊活动送到老人家门口。
独居老人最怕的是孤独。翟悦常常陪九旬居民石双锁聊天拉家常,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排解心中的寂寞。逢年过节,她更是主动上门陪伴,送上一份小小的礼物或亲手包的饺子,让老人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和“家”的关怀。她甚至记得每位老人的生日,一句“生日快乐”和一个简单的蛋糕,让老人们热泪盈眶……
采访中,翟悦告诉记者,“老人身边无儿女或不在身边,我就是他们在社区的亲人,他们的困难我责无旁贷。”5年过去了,她日常联系的老人现在已经有15位,每个人都被她照顾得很周到。老人们表示“看见小翟来了,我们就有满满的安全感。”记者韩睿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