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李女士与丈夫结婚10年,育有一个女儿。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夫妻俩努力备孕二胎,却始终没有好消息。近一年来,李女士发现自己的月经变得越来越不规律,短则15天、长则90天来一次,还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同时,她的脾气变得暴躁,伴有潮热盗汗、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意识到身体可能出了状况,夫妻俩决定就医。检查显示,男方精液正常,女方输卵管通畅,而B超检查提示,女方卵巢功能减退可能是导致不孕的原因。
在医生的帮助和引导下,李女士放下心理包袱,夫妻俩开始了辅助生殖治疗和相关心理干预。随着治疗推进,他们对卵巢功能减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李女士也调整了心态。最终,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他们顺利迎来了二胎宝宝。
卵巢功能减退的诊断与临床表现
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若出现缩短或延长、经量减少、经期变短等情况,可能提示卵巢功能出现异常。出现这类情况时,建议女性在月经第2~4天到医院检查基础性激素水平、进行妇科B超,以及检测抗缪勒管激素(AMH)。
AMH由窦前卵泡和窦卵泡分泌,能评估卵巢内卵泡储备数量。相比基础FSH(卵泡刺激素),它能更敏感地反映卵巢功能——血清AMH下降,意味着卵巢储备功能已减退。
生育期女性若出现以下情况,结合月经异常,可诊断为卵巢功能减退:基础FSH水平升高,或FSH与LH(促黄体生成素)比值大于3;基础窦卵泡计数过少;双侧卵巢体积较正常缩小;同时AMH≤7.85pmol/L(即1.1ng/ml)。
若基础FSH水平大于40IU/L,则表明卵巢功能已衰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潮热出汗、生殖道干涩灼热、性欲减退、骨质疏松、情绪及认知功能改变、心血管症状或心率紊乱等表现。
导致卵巢功能减退或早衰的因素
生理因素
·遗传因素:有类似疾病家族史的人,是卵巢早衰的高危人群。
·医源性因素:卵巢手术史可能损伤卵巢皮质,导致卵泡数量减少,影响卵巢功能。
·免疫与感染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特定感染可能影响卵巢功能。
药物影响
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生殖毒性,可能损伤卵巢功能。
心理与生活因素
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过度快速减肥等,也可能导致卵巢功能下降。
卵巢功能差,还能自然怀孕吗?
卵巢功能减退的患者因卵巢基础卵泡储备减少,受孕率会明显降低,但并非完全无法自然怀孕——约5%的患者后续仍有自然受孕的可能。此外,部分患者通过辅助生殖治疗,也有怀孕的机会。
那么?卵巢早衰,没有生育要求还需要治疗吗?
即使没有生育需求,卵巢早衰患者也需积极治疗。正常卵巢会分泌雌激素,而人体多个组织、器官都存在雌激素受体。当卵巢功能衰竭导致雌激素减少时:机体脂代谢会出现异常,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升高;钙吸收减少,易引发骨质疏松;泌尿生殖道萎缩,可能出现阴道干涩、性生活障碍等问题。
因此,一旦确诊卵巢早衰,需坚持长期治疗。
有生育需求的卵巢早衰患者该如何治疗?
雌激素替代治疗
目前卵巢功能无法逆转,雌激素替代治疗是常用方法。通过使用雌激素类药物降低FSH水平,帮助卵巢受体恢复,让卵巢得到休息,从而增强排卵能力,提高怀孕几率。
辅助生殖助孕
卵巢早衰患者常存在卵泡发育不良、小卵泡排卵或提早排卵等问题,自然怀孕难度较大。此类情况可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多数患者能从中获益。
赠卵胚胎移植手术
若患者数月不来月经或完全闭经,往往提示卵巢已无储备卵泡。这种情况下,可通过赠卵胚胎移植术治疗,帮助患者更快实现生育愿望。
科学调理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运动,合理搭配饮食,养成良好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为卵巢功能维护提供基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