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主力藏不住的10个起涨信号:出现3个以上,大概率要启动主升浪 炒股最爽的不是追涨

主力藏不住的10个起涨信号:出现3个以上,大概率要启动主升浪

炒股最爽的不是追涨,而是提前蹲到即将爆发的票。但主力太狡猾,指标能做假,K线能画坑,唯独这10个特征藏不住——它们是资金抢筹的“明牌”,出现3个以上,往往就是主升浪的前奏。

1. 阶梯式爬坑:主力磨出来的“爆发前夜”

横盘超3个月的票,突然连续3周走“小阳线台阶”:每周5根小阳,每根涨不到3%,回调却超不过2%。

这不是散户在折腾,是主力在“悄悄垫高成本”。近5年287只翻倍股里,83%都有这形态,磨得越久,后续冲得越猛——就像弹簧压得越紧,弹得越高。

2. 缩量走独立:筹码被攥紧的信号

上涨时量能比前一周少40%,却还能慢慢涨?别以为没人要,是主力把筹码锁死了,不用大资金就能推高。

更关键的是缩量跌:跌3天,量能缩一半,这是主力在“震仓洗盘”,90%的散户会在这时候割肉,正好给主力送便宜筹码。

3. 脉冲式放量:主力在“偷偷抢筹”

底部突然放出2倍以上的量,K线却只涨5%以内。这不是出货(出货会放量大涨),是主力在“低吸”——怕涨太多被发现,只能边买边压价。

去年新能源龙头启动前,80%都有这动作,等你看到放量涨停时,主力早就吸够了筹码,只剩追高的份。

4. 跟大盘对着干:有“硬资金”在护盘

大盘涨它横盘,大盘跌它偷偷涨,这种票背后至少有5亿级资金在扛。大盘好时它不涨,是主力在“压盘吸筹”;大盘跌时它抗跌,是不想便宜筹码被抢。

近3年数据显示,这类“逆势股”后续3个月平均涨幅比大盘高40%——能顶住大盘压力的,才有资格领涨。

5. 小碎步上山:机构在“悄悄建仓”

连续20天涨多跌少,每次回调不超2天,跌幅从没破4%。这走势在机构重仓股里占70%,因为机构建仓讲究“不声张”,每天买一点,慢慢把筹码收走。

一旦开始加速,往往是机构“建仓完毕”,这时候再追,成本至少高10%。

6. 筹码峰单峰密集:主力“吸够了”的标志

看筹码分布图,90%的筹码集中在一个狭窄区间(比如10-12元),上下都没太多套牢盘。这说明散户要么割肉了,要么被洗出去了,剩下的都是主力筹码。

这种票只要一突破筹码峰上沿,就像打开了闸门,没抛压,涨起来特别顺。

7. 均线粘合后向上翘:成本一致的“起跑线”

5日、10日、20日、60日均线粘在一起,突然集体向上翘。这代表短期、中期、长期持有者成本差不多,没人想砸盘(砸了自己也亏),主力轻轻一拉就能起行情。

均线粘合越久,向上的力度越大——就像一群人目标一致,跑起来更有劲。

8. 分时图“抗跌”:主力在“实时护盘”

大盘跳水时,它分时图在均线附近横着,跌幅比大盘少一半以上;大盘反弹时,它先涨回去。这不是巧合,是主力在“盯盘护盘”,不让股价跌穿关键位。

这种“盘中强韧性”,比K线形态更真实——主力能藏住日线,藏不住分时的每一次波动。

9. 板块没动它先动:龙头的“试盘动作”

当板块还在横盘时,它突然放量涨5%以上,第二天又缩量回调3%。这是主力在“试盘”:看看抛压大不大,顺便吸引市场注意。

等板块启动时,它会第一个涨停——试盘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为“带头大哥”。

10. 股东户数连减3期:筹码在“集中”的铁证

财报里“股东户数”连续3个季度减少,比如从10万户降到6万户。这数据做不了假,直接说明散户在跑,主力在买。

股东户数降得越多,后续涨幅越大——去年有只消费股,股东户数降了40%,半年后涨了120%。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这些特征单独看,可能是巧合;但3个以上同时出现,基本是主力“藏不住了”。就像看人,一个优点可能装出来,十个优点凑一起,大概率是真优秀。

你的持仓有几个特征?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能挖到下一个潜力股~

(觉得有用的点个赞,下次看盘直接对照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