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美国正用美元、芯片和航线三副“手铐”牢牢控制中国,警告中国崛起可能引发“修昔底德陷阱”冲突。 格雷厄姆·艾利森宣称,中国有三大命门,“航线手铐”“美元手铐”“芯片手铐”,他认为中国高端芯片自给率不到30%,美国主导全球80%的半导体专利,所以颇为自傲的称“由此观之,中国存在芯片手铐,而手铐的钥匙存在于美日荷兰手中。” 此偏激性,狭隘性看法源于他对美国联合日本,荷兰封锁高端半导体技术的认识。 实际上这完全是坐井观天,在未知全貌的情况下,便给予了偏见性论断。虽然2024年,因美国芯片法案,我国芯片的进口成本一度飙升,但中国的反制措施也不是吃素的。 美国的制裁不仅于我国分毫无伤,反而刺激了我国于芯片行业的发展,华为的国产5G芯片,量子科技和超算领域的投入,中国“芯”在逐渐领跑世界,由曾经的追赶者到领跑者,美国对此只能后悔不迭。 芯片是数字经济的基石,是越来越聪明的“大脑”,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早已迅速跃升。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将芯片指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之一,将其重要性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作为越来越聪明的“大脑”,芯片的地位至关重要,没有它,就没有计算机,没有它,数字经济就无从谈起 而今我国芯片迅速发展,数字经济也迅速跃升,信息化智能化加强,美国的限制,完全就是小菜一碟般的存在。 哈佛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认为中国的第二幅手铐,是由于外贸高度依赖美元结算所形成的“美元手铐”,对此,他还举出了一系列数据,想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2024年中国跨境贸易美元结算占比在70%左右,便是美元手铐的展现。 实际上他忽略了从联系发展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仅是局部论断罢了。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而且CIPS系统交易量已年增30%。在与俄国等国家推行的本币支付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相比2024年已增至40%,相比2023年提高20%。 所谓的“航线手铐”更是子虚乌有。 中巴经济走廊成区域互联互通的基石,我国所援建的瓜达尔新国际机场也已经投入运营,中巴经济走廊带来长久的增长动力,加速升级。 中吉乌铁路开通,对马六甲海峡依赖降低。 艾利森自以为掌握住了这些手铐,把控了中国的命门,实际上,还差得远呢。 能源方面,蓝宝石在“熠熠生辉”,蒙西300万千瓦蓝海光伏电站投入建设,于戈壁深处,铸就“蓝海之光”。 新能源领域,全国新能源消纳在90%以上,统筹能源需求和供给,推行创新,推动改革,在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超1400万台的前提下,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如今,福建舰的下水,“爱达·魔都号”号的建成运营,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全球领先,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已然具备,嫦娥六号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天宫”建成运营,我国已创数个第一! 参考资料: 新型“存算一体”芯片问世 来源:光明日报 角逐未来出行 国内芯片企业上海车展齐“亮招” 我国科学家在“连续变量”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实现新突破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