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美国中文媒体今天(8月5日)报道:“中国据报限制关键矿产出口到西方防务公司,五角

美国中文媒体今天(8月5日)报道:“中国据报限制关键矿产出口到西方防务公司,五角大楼:正在立即采取行动,包括与整个稀土元素供应链上的企业合作,确保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安全及韧性。” 军工断供的连锁反应 五角大楼所称的“行动”实为被动救火——钐钴磁体价格飙升至正常价60倍,导致F-35生产线被迫停工;雷神公司因锗库存告急,红外导弹传感器交付延迟超60天。美方超8万种军用零件含中国受控矿产,供应链断裂已威胁战备能力。 本土替代的泡沫幻影 美国防部注资4亿美元控股MP Materials稀土矿,却被业内斥为“选赢家定输家”的赌注。该矿虽为美唯一稀土来源,但缺乏精炼能力,需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后再返销,所谓“去中国化”实为掩耳盗铃。更严峻的是,本土磁材厂Vulcan Elements投产需至2026年,而当前军工库存仅够支撑3个月。 审查机制的精准狙击 中国管制政策的核心在于“军民分流”:民用申请获批率超90%,而防务订单需提交终端客户名单及产品图纸。ePropelled公司因无法证明磁铁未用于乌克兰无人机,遭中国供应商断供,被迫延后订单两个月。此举直击西方军工“灰色采购”命门。 全球供应链的权力重构 当美企在非洲寻矿时,中国已控制锑矿全球定价权——55吨运往墨西哥的锑矿被宁波海关勒令退回澳大利亚,美商怀疑货物遭“神秘破坏”。资源民族主义正颠覆传统贸易逻辑:西方依赖的“市场自由”在中国全链条管控下宣告失效。 观点:安全与霸权的悖论 五角大楼的“供应链韧性”口号,实则是霸权逻辑的挽歌——中国以合法管制撕开西方军工的致命软肋:既想遏制中国发展,又依赖中国矿产的战略分裂。当洛马CEO抱怨“重建供应链需五年”时,历史早已证明:将资源安全等同于全球支配的时代,已随稀土禁运的闸门落下而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