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0岁的女保姆通过婚恋网站认识了一个“军官”,对方告诉女子很快要转业到上海工作,还要和女子组建家庭。女子沉迷于爱情,被骗10万元,还不自知,民警多次上门劝阻,女子还是不相信民警,甚至觉得民警扰乱她的生活。后来,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女子这才惊出一身冷汗。 8月5日,据极目新闻报道,女保姆和假军官谈恋爱,被骗走10万元,还对地方深信不疑。 40岁的姚女士是一名住家保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雇主家准备早饭、打扫房间、照顾孩子,一整天忙得脚不沾地,直到深夜才能歇口气。 她靠着这份辛苦活儿,一点一点攒着钱,每一分都浸透着她的汗水,她想着多存些钱,以后日子能过得更安稳些。 7月底的时候,姚女士在婚恋网站上认识了一个自称是中校军官的男人。 这个男人告诉她,自己马上就要转业到上海工作了,到时候会和她组建一个温暖的小家庭。 姚女士听着,心里就像被春风拂过,泛起了层层涟漪。她想着自己这么多年辛苦打拼,终于要迎来幸福的曙光了。 这个“军官男友”还跟姚女士说,自己因为从事网络工作,能拿到一些网络上的内部消息,还要带着她一起投资挣钱。 姚女士一开始也有点犹豫,毕竟自己赚的都是辛苦钱,可一想到能和心爱的人一起过上好日子,又看到“男友”发来的那些所谓盈利截图,她就慢慢动心了。 在“男友”的甜言蜜语攻势下,姚女士把自己攒了好久的10万元钱转了过去。 转账之后,她还满心欢喜地幻想着以后和“军官男友”的幸福生活,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里。 反诈中心很快获取了案件线索,通知了姚女士家所在的派出所。 民警想让她和“男友”视频,让民警和对方对话,好揭穿骗子的真面目。姚女士却担心这样会影响和“男友”的感情,死活不肯。 民警又让她去取现,说骗子肯定不会让她顺利取出大额资金,这也是揭穿骗局的好办法。 可姚女士还是坚持要等一星期,说“男友”告诉她一星期以后就能提现。 为了防止姚女士遭受更大的损失,民警只好对她的银行卡进行了保护性止付。 后来,辖区民警接过了劝阻的接力棒。可姚女士却嫌弃民警“骚扰”了她的生活,对民警不理不睬。 辖区民警没有放弃,主动上门劝说。 看着民警一次次耐心地劝说,姚女士心里渐渐有了触动。她最终把骗子的身份证和相关证件发给了民警。 民警一看,马上就发现了破绽,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是假的,军官证上的照片也是假的。 姚女士看着这些,就像被人从一场美梦中狠狠拉了出来,她这才渐渐醒悟过来,删掉了骗子的联系方式,保证不再汇款。 虽然警方会继续追查犯罪集团,但姚女士的10万元血汗钱,想要追回来,谈何容易啊。 案件中,假冒“军官”的骗子虚构了“即将转业到上海组建家庭”“掌握博彩网站内部消息”等事实,利用姚女士对婚姻的渴望及投资获利的心理,诱导其转账10万元。 结合《刑法》关于“数额巨大”的标准,本案中涉案金额已达到从重处罚条件。 其次,民事行为因欺诈可撤销,但实际追责存在现实障碍。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姚女士在受骗状态下向骗子转账10万元,属于因受欺诈而做出的财产处分行为,有权主张撤销该行为并要求返还财产。 然而,由于骗子身份虚假、行踪隐匿,且资金可能已被转移或挥霍,姚女士通过民事诉讼追回损失的难度极大。 此外,婚恋平台作为信息发布方,若未尽到实名认证、风险提示等审核义务,可能承担部分连带责任。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