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火商雷神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不客气地表示:"如果真和中国开战,美国军队就别指望还能拿到含有稀有金属的物资来补给了。" 早在2010年,中国就用稀土出口管制给美国上过一课,当时中国将稀土出口配额削减30%,全球稀土价格瞬间暴涨5倍,美国国防部紧急启动“关键材料替代计划”,但直到今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进口仍依赖中国。 要说美军那些宝贝疙瘩,个个都是“稀土吃货”。F-35的雷达用的钕铁硼磁体,没这玩意儿,探测距离得缩短一半;“标准-6”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少了铽元素,抗干扰能力直接降三级。 就连士兵手里的夜视仪,镧系元素不够,晚上看东西就跟蒙着纱似的。 美国地质调查局算过账,每造一艘福特级航母,得用4.2吨稀土;一个装甲旅的装备,稀土用量够装满3辆卡车。 而美国折腾了十几年的“替代计划”,说好听点是进展缓慢,说难听点就是纸上谈兵。 内华达州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号称“美国最大”,2018年重启时吹得震天响,说要“摆脱中国依赖”,结果去年实际产量才2000吨,连美国自身需求的15%都不够。 搞笑的是,这矿挖出来的稀土精矿,还得运到中国加工,因为美国自己的分离厂早就拆光了,技术人员退休的退休、转行的转行,想重新搞起来,没个十年八年门儿都没有。 但中国手里的牌,可不止稀土这一张。铟、锗、镓这些稀散金属,中国的产量占了全球80%以上,而这些玩意儿是芯片、夜视仪、激光武器的“味精”,少一点都不行。 美国想造“战斧”导弹的导引头,缺了镓,精度能偏出半公里;F-35的光电瞄准系统,没了铟,连地面的坦克和汽车都分不清。 去年中国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美国半导体协会连夜给国会发报告,说“库存顶多撑6个月”,这还是和平时期,真到战时,怕是撑不了6周。 雷神自己更逗,试图用钐钴磁体替代钕铁硼,结果造出来的导弹陀螺仪,温度一高就失灵,在新墨西哥州试射时,导弹直接飞进了沙漠。 这些偷鸡摸狗的招数不管用,只能乖乖回来买中国货,毕竟性能摆在那儿,替代材料就像用塑料代替钢铁,看着像回事,真用起来准掉链子。 而中国的稀土产业链,早就织成了一张美国拆不开的网。从采矿到分离,再到深加工成磁体、合金,中国企业占了全球90%的产能,而且成本比美国低60%。 美国想在本土建一条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光建厂就得投200亿美元,还得花时间培养技术工人,等他们弄成了,中国说不定又搞出更先进的材料了。 这么一看,雷神CEO的话其实就是说给美国政府听的——别整天喊着“对华强硬”,真把中国惹急了,咱们的生意就得黄。 2024年雷神从中国进口的稀土磁体,价值12亿美元,这些东西装在卖给波兰、日本的导弹里,又赚了50亿,这种“中国材料→美国组装→全球赚钱”的模式,早就把美国军工和中国产业链绑在了一起。 真要断供,雷神的利润得砍一半,股价跌得比瀑布还快,股东们第一个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