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花]“讨论推翻阿利耶夫”?俄媒:阿塞拜疆同意向英国进贡,以每年5亿美元向叙利亚提供天然气的方式,因为目前叙利亚显然没有足够的资金,但这将作为一种所谓的“社会责任”压在阿塞拜疆身上,而阿里耶夫的行为也引起了克里姆林宫的不满,有将军表示可以把他“换掉”…… 俄罗斯媒体圈子针对阿塞拜疆,焦点集中在两件事上,一件看着像“冤大头”,另一件则透着点“山雨欲来”的味道。 军事观察员尤里·波多利亚克爆料:阿塞拜疆同意每年给叙利亚供应1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按欧洲现在的高气价算,价值大约5亿美元,占了阿塞拜疆全年天然气出口量的5%。 然而,问题来了:叙利亚现在穷得叮当响,根本付不起这钱,即使是土耳其那边,也没有如此宽裕的资金。那这买卖怎么做成的? 波多利亚克直言:阿塞拜疆这是被“大哥”(他暗示背后是英国通过土耳其施压)以所谓“社会责任”的名义,逼着给叙利亚的某些势力“上贡”。 说白了,就是阿塞拜疆自己掏腰包,替别人养人,俄媒将其称为“进贡”。更憋屈的是,阿塞拜疆自家日子也不好过。 天然气开采量基本停滞,今年上半年才微增0.4%,出口量反而掉了4.7%。为啥?因为它的石油才是命根子,但石油产量上半年暴跌了9.5%! 要维持石油开采,就得往地下使劲注天然气来增压。结果就是:气都留着自己“救命”用了,能卖出去的自然少了。 雪上加霜的是,阿塞拜疆地盘上也没发现啥新的大气田,未来气越采越少、油越抽越难、钱越挣越薄,几乎是明摆着的趋势。 这时候还要每年白送叙利亚5个亿的气,简直像给一个快见底的池子又开了个大口子放水——肉疼,心疼,浑身疼。 如果说“上贡”是经济上的憋屈,那政治上的麻烦可能更让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头疼。俄媒放风,阿利耶夫在莫斯科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尤其是阿塞拜疆航空公司(AZAL)那架客机被击落的事儿,俄罗斯这边有人觉得:阿塞拜疆就那么点大的地方,至于闹这么僵吗?“飞机被打下来,赔点钱不就结了?” 可阿塞拜疆那边“偏不!”不仅不和解,甚至要求俄方“认罪”,连加里宁格勒都要叫回“柯尼斯堡”,这简直是在俄罗斯最敏感的历史伤疤上反复横跳,纯纯的“踩雷”行为。 根据俄媒的说法,一位内部人士觉得跟小邻居较劲不值当。但另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可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接撂了狠话:“我们现在没空扯这些破事。要是那家伙(阿利耶夫)不识相,我们可以把他换掉!” 虽然不能代表官方正式立场,但至少反映俄罗斯内部,尤其是强硬派中,对阿利耶夫的不满情绪已经积累到了相当程度,甚至开始讨论“换人”的可能性。 俄罗斯媒体描绘的阿塞拜疆现状,就是一个字:难!阿利耶夫现在就像走在钢丝上,一边得应付西方的压力去“尽义务”,另一边又得小心别把北边邻居彻底惹毛了。 这场“天然气贡赋”的戏码,折射出的不仅是阿塞拜疆自身的困境,更是地区大国角力下小国生存的艰难。 克里姆林宫那“换掉”的狠话是气话还是真有想法?阿利耶夫接下来怎么走这盘棋?俄媒的眼睛,可都紧紧盯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