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新“六代机”前端照现身,真与申报图中的轮廓相当接近 昨日疑似第三款“六代机”曝光

新“六代机”前端照现身,真与申报图中的轮廓相当接近

昨日疑似第三款“六代机”曝光,之后又出现了一张前端拍摄的照片,由于角度不错,空速管算是相当清晰,当然高清谈不上,只能说通过空速管的尺寸大小来分析,可以排除“缩比航模”的可能性,现在无法确定这到底是有人驾驶版还是无人版,反正从尺寸层面而言,即使是无人机,这也是与歼-36差别不大的无人机。

按照“忠诚僚机”的设计思路,这种尺寸的机型携弹量确实不少,但是这尺寸过大,几乎与有人驾驶版的接近,感觉没有多大的必要性,除非是单打独斗的版本,因此个人预估这依然是有人驾驶的第三款“六代机”,看来竞争真挺激烈的,这是好事,想当初就看着美帝的YF-22和YF-23竞争,风水轮流转,进入战斗机设计自由王国的我们,终于也迎来了这一天。

顺带提一嘴,现在出现的机型,始终提及的是造型轮廓与西工大早期的申报图接近,从未提及过“西飞”的字眼,有人说这机型应该还是交由南边来搞,至少西工大的介入程度较深,当然这都是道听途说,也没个准信,看看就成了,如若说法成立,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南北舰载机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不可按照固有的老思维惯性来想问题,谁能胜出那是另一个话题,单从竞争本身而言,反而能促成技术的进步。

有军事博主讲两款机型放到一块对比,看图就很明确了,注意两者的空速管大小基本一致,借助这个细节就能判断整机大小,至少从图中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两者相差无几的机翼宽度。

现在对照西工大早期申报的构型图,这不能说是雷同,简直就是一模一样,除了无法看清是否有可变后掠翼的动作筒外,至少整机轮廓是完全一致的。

放大图片之后,能够隐约看到后起落架(上图红框内),确实是单轮设定;还有这腹部照,是不是与北六代几乎一样?仅仅是机头轮廓接近南六代,如若按照申报图来对比,腹部弹仓显然有些问题,也装不了什么大尺寸的导弹,不过这图显然不具备参考价值,画图之初没想那么多,不过腹部很平坦,这为后续安置类似北六代的机腹弹仓提供了先期条件。如若按照当初的设定,这是舰载型六代机,而且带有有人驾驶座舱,整个腹部与北六代相当接近,除了没有一道浅沟出现(更何况图片清晰度不佳,腹部是否有沟还不清楚)。

昨日的尾部图清晰度相当的感人,几乎难以分辨,如若按照申报图来看,基本上与南六代相当接近,当然是双发构型,不会出现南六代那种三发设定,这也符合舰载机的思路。剩下的交由时间,只要频繁试飞,某些疑问终究会得到相应的解答,当然这仅仅针对外观而言,这也足够了,看得不就是一个乐呵嘛!六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