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本是心,何须来度?度之前的心是何心?度之后又是何心? 寺门口的老和尚,总爱坐在那棵菩提树下捻佛珠。有回香客问他:"师父,都说佛度众生,可心本是心,何须来度?度之前是何心,度之后又是何心?" 老和尚没睁眼,指尖的木珠转得慢悠悠:"你看这树,春天发芽,秋天落叶,风来它动,雨来它淋,何曾有人拿着剪刀说'我来度你长成栋梁'?可它自己,该绿的时候绿,该枯的时候枯,年年都活出个新模样。" 香客愣了愣:"那心呢?" "心就像这树,"老和尚抬手拂去落在僧袍上的叶,"没被烦心事缠上时,它本就清亮,像刚洗过的天。后来被贪念、嗔怪、计较缠上了,就像树叶蒙了灰,自己瞧着也别扭。这时候想'度',不过是想把灰擦掉,让它回到本来的样子。" 香客又问:"那度前度后,难道不是一颗心?" 老和尚笑了,指了指远处的山:"你看那山,晴天时青郁郁的,雨天时雾蒙蒙的,难道因为换了衣裳,就不是那座山了?心也一样,被尘埃遮着时,它是蒙尘的心;尘埃落定了,它是清明的心。本就是一颗心,不过是少了些累赘,多了些通透。" 说话间,有片叶子飘落在香客手背上。香客低头看时,叶面上的纹路清清楚楚,像极了自己此刻乱中渐静的心绪。 其实哪有什么外来的"度"?不过是心自己醒了——知道哪些念头是浮尘,哪些才是根;明白纠结时的拧巴是自扰,放下后的轻快才是本真。就像老和尚常说的:"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度来度去,不过是让心认出自己本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