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自己的无人机、无人艇、空间武器、超高音速导弹,基本上都能把航母给玩没了,那还要航母做什么?答案可能出乎你的预料:你是先进了可别人还落后啊,这个世界被航母统治了近百年,你今天突然说那东西没用,别人接受不了。你要真用一台“过于先进、不便展示”的星空武器怼着它,它还未必理解,你得拿把大锤子人家才服你。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就在上个月,山东舰航母编队访港,3万多香港市民登舰参观,《歌唱祖国》的歌声响彻甲板。 这要是没航母,咱拿啥让老百姓直观感受国防力量,再看国际上,7月中旬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开进南海搞演习,解放军立刻在琼州海峡展开对海打击演练,电子战飞机直接干扰美方通信。 这就好比邻居家壮汉举着锄头,在你家门口晃悠,你要是连把菜刀都没有,说话能硬气吗? 而且航母这玩意可不是说造就造的,光是建造门槛就高得吓人。 就说福建舰刚完成的电磁弹射试验,那可不是简单的"弹弓",央视画面里,操作员喊完"起飞",歼-15T战斗机的影子瞬间腾空,甲板上科研人员抱头痛哭——这背后是中国突破了电磁储能、瞬间放电等30多项核心技术。 更绝的是,美国福特级航母用的是压水式核反应堆,中国005型传闻要用金属核反应堆,体积更小、功率更大,连美媒都承认"技术领先10到15年"。 这种反应堆当年美国试过,结果因为材料耐腐蚀性不过关黄了,中国却在2011年就实现金属快堆并网发电,技术储备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再说成本,航母这玩意真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兽"。 美国福特级航母造价130亿美元,每天维护费1000万美元,50年全周期成本2500亿美元,相当于100多个小国家的GDP。 中国虽说成本控制得好,但山东舰从建造到形成战斗力,没个1000亿人民币下不来,每年光出海训练、人员开支就得好几亿。 有人问了,这么烧钱为啥还要造? 您看福建舰从开工到海试只用了5年,比美国福特级快了一倍多,这背后是中国400多家配套企业、10万产业工人的协同作战。 就说航母甲板用的特种钢材,要能扛住舰载机降落时的冲击力和上千度尾焰,中国宝钢愣是把平整度误差控制在0.3毫米以内,比头发丝还细。 这种技术突破,直接带动了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56个相关产业升级。 航母的战略意义,那更是"四两拨千斤",7月底美国"福特"号航母部署地中海,明摆着是要震慑伊朗和胡塞武装,同时给乌克兰局势施压。 这就像古代打仗,将军把帅旗往阵前一插,士气立马不一样。 咱们山东舰访港正值香港回归28周年,市民们登上航母,摸着歼-15的机翼说"这才是真家伙",这种民族凝聚力比任何宣传片都管用。 再看南海,解放军航母编队常态化巡逻,配合东风-21D反舰导弹,形成"区域拒止"能力——美国航母再想耀武扬威,就得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在导弹射程之内。 有人说,现在无人机群、高超音速导弹能"饱和攻击"航母,这是没错。 但您别忘了,航母不是单打独斗。 福特级航母配备的"海麻雀"防空导弹、激光近防系统,能同时拦截500个来袭目标;中国福建舰的"海红旗-10"导弹,10秒内就能锁定并摧毁,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 更关键的是,航母还是"移动的机场",能在远离本土的海域建立空中优势。 就像今年7月,美军在菲律宾测试3D打印无人机基地,解放军则用航母舰载机,在南海进行反潜演练,这种极具威慑力的战术,才是大国博弈的精髓。 这么看来,航母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重剑",看似笨拙,实则"大巧不工"。 我们有了这玩意,不一定要天天用,但关键时刻能镇场子。 就像咱老祖宗说的"备而不用,方为上策"。 福建舰马上就要服役,005型核动力航母也在紧锣密鼓建造,这不是要跟谁军备竞赛,而是要让那些想欺负咱的人明白:中国的和平,是靠实力捍卫的。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