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姿态从容优雅,步伐高雅整齐划一,颁奖流线行云流水——这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颁奖礼仪志愿者专业培训结业典礼上的亮眼一幕。
此次培训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竞赛和群众体育部(反兴奋剂工作部)和志愿者部联合举办。近日,168名“小海豚”从骏永教育基地捧回结业证书,历经22个培训日、超200个小时的专业淬炼后,她们将在随后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场上,以最佳状态展现青春风采。
来自中山大学等高校的礼仪志愿者专业培训结业。
历经超200个小时淬炼
“小海豚”的昵称源自赛事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中华白海豚原型,象征青春与奉献。这群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9所高校,层层选拔的精英学子,在本次专业培训中接受了全方位雕琢:从基础的站姿步态、微笑弧度,到赛事知识、应急处置技巧,再到集体模拟颁奖流程的反复演练,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专业细致打磨。为了这场专业培训,她们放弃暑假回家和旅游的机会,接受培训超过200个小时,用汗水换来了“端雅得体、从容有度”的专业仪态和素质。
汇报表演展专业水准
结业典礼上,培训花絮视频记录了“小海豚”们的成长点滴,随后的汇报表演更是惊艳全场——行进方阵步伐精准如钟表齿轮,模拟颁奖时递奖牌、送吉祥物的动作流畅规范,全体“小海豚”用专业表现提前进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时间。“从青涩到从容,她们完成了专业蜕变。”市执委会竞赛和群众体育部(反兴奋剂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在仪式上表示。本次专业培训对标北京奥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顶级赛事标准,8名曾服务国际大赛的礼仪导师全程授课,为“小海豚”们打下扎实基础。
典礼在学员自编自演的节目中落幕,对“小海豚”们来说,这只是专业服务的起点。随后,她们将站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颁奖台,用最标准的礼仪、最灿烂的笑容,向全国观众展示专业仪态和青春风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参加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中不乏名校学霸,来自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王梓润是河北省定州市的文科高考第一名;而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张博是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她们因为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期待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碰撞出激情四射的火花。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嘉晖通讯员:市执委会
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