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盯上巴基斯坦的歼-35?可没那么简单 最近有传言称,土耳其正“眼巴巴”盯着巴基斯坦即将采购的歼-35战机,但背后的盘根错节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事实上,土耳其此前巧妙运作,让阿塞拜疆以42亿美元的高价从巴基斯坦采购了40架“枭龙”战机。而巴基斯坦则利用这笔收入,转身投向中国,意图采购先进的歼-35隐身战机。这一连串操作,看似是阿塞拜疆“支持兄弟国”,实则是一场多方共赢的“联动买卖”。 有人或许会问:中国能不能对巴基斯坦的歼-35订单“卡一手”?但现实并非如此简单。真要中止出口,那阿塞拜疆的枭龙采购协议也将面临风险——毕竟这单本质上也是在帮巴基斯坦“筹军费”。更何况,中国对出口装备的管控一直很有弹性,很多时候本就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尤其面对的是传统战略伙伴。 再说了,歼-35出口的版本属于外贸型号,核心性能与解放军现役型号自然有区别;而最关键的发动机技术,并非一蹴而就就能仿制的。就拿歼-10C来说,土耳其手上连样机都没见着,更别说成功“山寨”了。 退一步讲,即使土耳其真的对相关战机市场“有想法”,那也并不构成中国在此领域的直接利益损失。相比之下,把歼-35卖给巴基斯坦的意义远不止在于营收:它能有效牵制印度空军的技术升级,也能为歼-35的外贸适配和实战测试积累宝贵经验。 归根结底,这局棋中国下得不但稳,而且必要——既有战略价值,又有现实收益。至于土耳其那点小算盘,不过是边角残局,影响不了大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