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ohu

刷到网友吐槽,说《琅琊榜》里蒙挚背地里倒向梅长苏,是全剧最大败笔——毕竟他是梁帝

刷到网友吐槽,说《琅琊榜》里蒙挚背地里倒向梅长苏,是全剧最大败笔——毕竟他是梁帝最信任的权臣,能佩剑立于御前,大梁武功最强,这样的人为何要“背叛”?其实细品剧里的细节,答案藏在他的经历和初心裡。 蒙挚不是无脑倒戈,他的立场从一开始就没跑偏。他在赤焰军待过一年,亲眼见过林燮的忠义、林殊的少年意气,那些日子让他打心底里信得过这支军队的风骨。就像他说的,“忠义在于心而不在于名”,当年赤焰案爆发,他未必全信那些“谋反”的说辞,只是身为禁军统领,不得不守君臣之礼。 后来梅长苏找上门,蒙挚帮的从不是“夺权”,而是“昭雪”。他心里有杆秤:谢玉、夏江的阴私,梁帝的凉薄,他看在眼里;林帅、祁王的冤屈,赤焰军的忠魂,他记在心上。他跟梅长苏的信任,是基于彼此的人格——一个敢冒险递信,赌他没忘赤焰军的底色;一个愿倾力相助,信他要的是清白而非叛乱。 有人说他身为禁军统领,帮梅长苏就是背叛梁帝?可蒙挚自始至终没越界:他护着梁帝的人身安全,没动过夺权的心思;他出手的节点,永远是为了翻案铺路——比如帮梅长苏见太皇太后,是借场合圆个旧人相见的情分;后期控制禁军,也是在谢玉手书曝光、真相大白之后,那时梁帝众叛亲离,逼宫更像“顺理成章的纠错”,而非“谋逆”。 说到底,蒙挚的“倒向”,是忠义对凉薄的反击,是良知对权术的较真。他没背叛君臣之礼,只是选择站在“对的事”那边。你觉得,蒙挚的选择算“背叛”吗?